李義成在堯告村高山天然牧場了解牛的生長情況(4月26日攝)。
今年39歲的李義成是廣西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職工。2017年8月,他主動申請來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堯告村擔任脫貧攻堅工作隊員,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指導員。
堯告村位于桂黔交界的大苗山深處,這里交通不便,土地資源匱乏,自然環境惡劣。李義成和工作隊的同事們剛來到堯告村時,這里還有135戶510人尚未脫貧,全村只有3個屯修通水泥路。
面對艱巨繁重的扶貧任務,李義成和同事們從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特色脫貧產業和推進文化旅游等方面入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從駐村第一天起,李義成將自己的背包放在宿舍里,背起了當地家家戶戶都用的“哈哈背袋”,用來裝文件、資料、干糧等物品。“哈哈背袋”簡易輕便,價格低廉,當地苗族群眾用它來裝午飯、工具、野菜、草藥等,是日常外出勞作必備的物件。
頭頂草帽、腳穿解放鞋、背掛“哈哈背袋”,李義成就這樣走村串戶做扶貧工作,用真情實干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65歲的梁新招老人說,李義成比農民還像農民。
三年來,在李義成和同事們共同努力下,靈芝、松茯苓、優質稻米、黑木耳等成為群眾增收主要產業;堯告苗族拉鼓文化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村19個屯中,18個屯修通了水泥路,最后1個屯的水泥路也正在建設中……2019年,堯告村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實現整村脫貧之后,李義成計劃整合苗族拉鼓民族文化和高山天然牧場等資源,建設特色鄉村旅游區和苗族拉鼓習俗傳承基地,帶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