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勝管理站站長任永奇,用望遠鏡觀察泊江海子鳥類生活情況。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多種措施治理下,曾經水面萎縮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泊江海子水量逐漸恢復。近期,包括遺鷗在內的40多種鳥類來此棲息,泊江海子重新成為鳥類的樂園。新華社記者賈立君攝
這是6月9日在泊江海子拍攝的遺鷗。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多種措施治理下,曾經水面萎縮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泊江海子水量逐漸恢復。近期,包括遺鷗在內的40多種鳥類來此棲息,泊江海子重新成為鳥類的樂園。新華社記者賈立君攝
這是6月9日在泊江海子拍攝的黑翅長腳鷸(左)和遺鷗。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多種措施治理下,曾經水面萎縮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泊江海子水量逐漸恢復。近期,包括遺鷗在內的40多種鳥類來此棲息,泊江海子重新成為鳥類的樂園。新華社記者賈立君攝
這是6月9日在泊江海子拍攝的黑翅長腳鷸。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多種措施治理下,曾經水面萎縮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泊江海子水量逐漸恢復。近期,包括遺鷗在內的40多種鳥類來此棲息,泊江海子重新成為鳥類的樂園。新華社記者賈立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