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0日,《自然-氣候變化》雜志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使得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除非人類采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否則這一物種或將在80年內幾乎消失。
2019年12月9日,全球氣候暖化對生態影響加劇,俄羅斯北部楚科奇自治區雷爾凱皮村附近出現60多只北極熊。由于全球變暖導致海面冰層變薄,北極熊不得不闖入人類村落覓食。
據報道,研究人員指出,由于氣候變暖,北極海冰面積縮小,使得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在那里,北極熊很難找到食物、哺育幼崽,這將使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研究人員還稱,北極熊體重下降,也削弱了其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度過北極寒冬的機會。
國際北極熊中心首席科學家阿姆斯特拉普(Steven Amstrup)說:“在冰層結冰且能回去覓食前,北極熊面臨更長的斷食期。”
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當前趨勢下,13個被分析的北極熊子群體中,有12個將在80年之內數量急劇減少。
阿姆斯特拉普說,在2100年之前,氣候變遷將嚴重影響北極熊延續后代,甚至可能變成除了加拿大伊麗莎白女王群島的子群體之外,其他地區都很難產下幼熊。
報道指出,這項研究是預期地球表面均溫會升到比工業化之前的基準,高3.3攝氏度的情況。但即使人類能把全球升溫控制在2.4度以內,也只能讓北極熊多存活一段時間。
報道稱,北極熊面臨的威脅并非氣溫上升本身,而是這個位于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它們的棲息地正在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