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8月4日拍攝的中核四平污水處理廠(無人機照片)。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圖為8月4日拍攝的中核四平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無人機照片)。排污口下游現已成為四平市西湖濕地公園。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圖為8月4日拍攝的中核四平污水處理廠(無人機照片)。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圖為8月4日拍攝的中核四平污水處理廠及下游的四平市西湖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圖為8月4日拍攝的四平市鐵西區仙馬泉河(遼河支流)生態緩沖帶工程 (無人機照片)。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圖為8月4日拍攝的四平市下三臺水庫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無人機照片)。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8月4日,在中核四平污水處理廠,廠長許維民檢查深度處理設備運轉情況。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8月4日,市民在四平市西湖濕地公園散步。吉林省四平市位于遼河流域上游,2018年以來,四平市對遼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市共計投入約49億元,實施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59個。2019年,四平市全域已消除劣五類水體,在國家地表水考核中,斷面水質指數下降幅度連續4個季度蟬聯全國第一,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新華社記者張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