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與往屆的最大不同是什么?當然是世界杯這項全世界最大體育盛事(其商業價值、影響力和轉播覆蓋率甚至超過了奧運會),終于來到了全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與此同時,這是世界杯第三次,也是連續第三次在金磚國家舉辦。金磚五國(BRICS)中,S(南非)在2010,B(巴西)在2014已經辦了世界杯,今年是R(俄羅斯)。C(中國)辦賽是遲早的事,只有I(印度)看起來還遙遙無期。而歷數近十幾年的國際體壇,金磚國家還先后舉辦了2008北京奧運會、2014索契冬奧會、2016里約奧運會,北京還即將舉辦2022冬奧會。如果說每一屆賽事的主辦權,是不同個體的選擇,那么金磚國家整體所呈現的辦賽熱潮,無疑是“金磚”這個代表著新興市場的國際政治實體,其世界影響力極速提升的集中展現。
如果說金磚五國以其“新興市場”的特質,而區別于歐美日傳統發達國家,那么在足球領域,金磚國家則不具備相同特質,而是天壤之別的存在。在世界杯88年歷史長河里,巴西是絕對王者,南非的履歷相對蒼白,俄羅斯則介于巴、南之間。前蘇聯隊曾進過世界杯四強(1966),更曾在歐洲杯上錄得一冠三亞。但蘇聯解體后,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無法復制CCCP的榮光。
以結果倒推不難發現,一屆比賽,是按“正常邏輯”推進,還是不按常理出牌,與主辦國是否是“足球主流國家”大有關聯。僅說近三十年的十屆世界杯,南非(2010)、韓日(2002)、美國(1994)是公認冷門最多、爭議最大的三屆,相對來說,巴西(2014)、德國(2006)、法國(1998)、意大利(1990)、西班牙(1982)、阿根廷(1978)比較“正常”,而墨西哥(1986)則介于正常邏輯與不正常結果之間,恰如墨西哥這個國度在世界足球江湖的地位。
這或許就是本屆世界杯的最大玄機所在——俄羅斯這個國度,在足球領域介于豪門與寒門之間,那么俄羅斯所舉辦的世界杯,其賽果和結局,也應該是“正常邏輯之內的各種意外的總和”。
從今天開始,晶報體育《結晶體》專欄將推出《世界杯前夜》系列評論,就本屆世界杯的各大焦點話題提出我們的觀點,見教于讀者方家。也權作對18天后開幕的俄羅斯世界杯的一次預熱吧。(岳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