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2日訊 (湯莎 彭志剛/圖)為宣傳科學健身,預防運動造成的意外傷害,加強市民“防疫、防暑、防溺水”的安全意識,安全有效開展各項體育健身運動,8月2日上午,2020年深圳市"科學健身指導活動"在市民中心二樓平臺啟動。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是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此次科學健身指導活動作為深圳“全市動起來”系列活動之一,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發起主辦,深圳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承辦,深圳市各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協辦,旨在向廣大市民講解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助力全市煥發新活力,促進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活動期間,我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義工將以基層指導員服務點為陣地,采用線上及線下指導等多種形式為市民群眾提供良好的運動健身環境,逐步開放線下國民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服務,在中心公園社區智能健身點服務廣大市民開展體育活動,同時組織體育義工走進各區開展綠道清潔活動,守護城市碧水藍天。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巡視員王志強、群體處處長王繼、群體處二級調研員張文造,深圳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肖澤宇一同推動啟動桿,宣告了2020年深圳市"科學健身指導活動"正式啟動,社會體育指導員代表、深圳市區兩級社體協代表、各單項協會代表、體育義工代表等嘉賓出席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王志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運動健身。但夏日來臨,健身運動不但要做好防疫防暑,更要避免不當健身造成損傷。我們希望通過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活動,讓更多市民可以得到科學指導,選擇正確的健身方式,做到愛運動,更會運動。“
”運動一定要遵循適度、柔和、均衡、循序漸進、個性化五大原則,才能達到最好的健身效果。科學健身,你我同行。接下來,我們將充分發揮深圳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及各單項協會的人才資源優勢,通過一線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體育產業專家們的現場教學,向廣大市民宣傳、講解科學健身的知識和方法,讓科學的運動成為守衛廣大市民健康的一劑良藥。"王志強說道。
近年來,深圳曾出現了多起運動中心臟驟停被心肺復蘇術急救成功的報道,在本次啟動儀式上,深圳第一反應人應急救護志愿者服務中心就為大家帶來了相關安全急救演示,普及心肺復蘇術(CPR)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操作。服務中心尹質根說道:"心臟驟停會帶來大腦缺氧,大腦缺氧超過4分鐘就會給腦部帶來不可逆的損傷,而CPR與AED能現場緊急施救,可及時挽救回一條生命。我們希望應急救護知識和 AED的普及,讓更多市民學習急救知識,讓‘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自救互救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救護能力。"
啟動儀式后,現場市民紛紛在現場運動安全宣傳區域、教學區域有趣、有料的體育互動教學、娛樂項目,不少市民更是在這打起了太極,扭起了秧歌。來自秧歌隊的劉阿姨對記者說道,疫情期間一直沒敢出門,感覺身體都僵硬了,今天聽說有科學健身指導活動,就和秧歌隊的姐妹們一起過來,正好也讓協會的老師們幫我們糾正下動作。畢竟是年過六旬,運動健身更是要多多注意。
目前,國內疫情防疫工作仍不得放松,針對夏日外出運動,國內知名健康教育和運動處方專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主任韓鐵光表示,夏日運動前要做好熱身,做好糖鹽水補充,運動中要注意根據自身感受調節運動強度,運動后要做拉伸按摩等都不可少。夏天最好在早或晚時段運動,如要戴口罩跑步則需調整呼吸方式,吸氣時張口,呼氣時可閉口用鼻呼氣。要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形成規律,終生堅持。
目前,深圳“全市動起來”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正開展得如火如荼,王志強表示,未來,深圳還將繼續立足“十佳健身步道”,開展相關文化、旅游及運動項目,讓更多市民走出家門,走上步道,感受大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