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9日,123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逾5000只基金產品,2018年度半年報已全部披露完畢。同花順統計顯示,公募基金上半年憑借貨幣基金快速增長,管理規模出現明顯上漲,管理費總收入達到308億元。
華宸未來收入僅5萬元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123家基金管理共獲得管理費收入308.82億元,6家公司管理費收入在200萬元以下,基金公司間盈利能力出現明顯差異。
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管理費收入占據榜單前三位,收入分別達到28.4億元、17.2億元以及12.9億元,嘉實、華夏、匯添富等5家公司收入超過10億元。但基金公司間差距日益明顯,華宸未來基金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僅5萬元。
從已公布凈利潤數據的37家基金公司來看,部分公司凈利潤出現明顯下滑。浙商基金、先鋒基金、國金基金出現虧損,上半年分別虧損1097萬元、1085萬元以及870萬元。
持股市值有所下降
整體看來,二季度末主動權益型基金重倉股持股市值較上季度有所下降,滬、深兩市主板股票持倉數量分別變化2.08%、-0.27%,而持倉市值分別變化-1.48%、0.58%。
主動權益型基金在行業分布上依舊并不均勻,醫藥、食品飲料市值占比均超過10%,而紡織服裝、建筑、煤炭、鋼鐵、綜合行業的持倉占比均未超過1%。從風格角度看,主動型權益基金二季度在風格分布上出現顯著變化,消費板塊占比自33.34%上漲至40.01%,而金融板塊延續上季度的下跌態勢,從一季度18.17%顯著下降至11.78%。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上半年持股集中度也在上升。同花順數據顯示,格林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以及上銀基金,股票集中度分別達到99.96%、84.28%以及81.1%。此外,嘉合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紅土創新基金等23家公司,股票集中度達到40%以上。(記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