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周一實施2650億元MLF后,周二央行又展開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包括1500億元7天逆回購、500億元14天逆回購,當天無逆回購到期,中標利率分別為2.55%和2.70%,實現凈投放2000億元。央行公告稱,此舉是為了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從9月12日開始,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當日實施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凈投放600億元。緊接著又在13日與14日,央行繼續進行逆回購操作,兩日分別凈投放1200億元、1500億元。上周共計凈投放3300億元。加上本周一的MLF和周二的逆回購,央行在最近7天累計向市場投放資金高達7950億元。
Wind統計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2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周二無逆回購到期,周三至周五分別到期600億、1000億和1100億。
周一央行開展了2650億元MLF凈投放,但由于本周逆回購到期、地方債發行、稅期等因素,市場對資金面的預期趨緊。周二銀行間市場利率多數上漲。
中信證券固收分析師明明指出,9月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集中發行期,本次操作意在補充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導致的流動性缺口。同時,中秋節假期和國慶假期來臨,公眾現金需求增大,最近三年9月底M0均環比增長2000億元左右,央行投放流動性補充缺口。
該機構指出,在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過程中,通過定向降準來放大貨幣乘數是助力寬信用的重要渠道。當前存款增速緩慢,中長期流動性缺口仍然存在。而9月底美聯儲再次加息幾乎板上釘釘,央行大概率小幅跟隨加息,同時定向降準對沖顯得更重要。預計10月前后可能再次實施定向降準措施。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當前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在于維持資金面穩定充裕,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資金面方面的“價”仍以穩為主,“量”上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記者 吳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