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走勢疲弱,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市低市值個股大增。據WIND統計,截至17日收盤,兩市已有1299家A股總市值跌破30億元,占所有A股比例約36.5%,較年初大增超過800家;而千億市值的個股則比年初較少15家,降至54家。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低市值個股大量涌現,或預示著市場將迎來超跌反彈。
13只個股市值跌破1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17日收盤,兩市共有1299家A股總市值低于30億元,其中更有13只個股市值跌破10億元。其中金亞科技市值已不足3億元。有投資者開玩笑,如今花幾個億就能買家上市公司。
記者對這些小市值個股進行梳理,發現他們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市盈率偏高乃至虧損,如*ST德奧、*ST皇臺等個股虧損,海欣食品、深中華A等上百只個股動態市盈率超過100倍;二是股價大幅下跌,如金亞科技、*ST天馬、順威股份等個股今年以來跌幅均在八成左右;三是問題纏身,如金亞科技、*ST圣萊等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金亞科技更涉及欺詐發行面臨退市風險。
不過,也有部分小市值公司業績增速較高。如三暉電氣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79.71%;此外,中持股份、利達光電、海欣食品、力盛賽車、明星電纜等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了翻番。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對記者表示,“最近兩年A股低市值公司大增,這與IPO提速和并購重組受阻有關,在新股發行提速的背景下,小盤股的稀缺性不再,而并購重組趨嚴,又導致殼資源價值大幅縮水,再加上今年市場大幅下跌,低市值個股大增也就不足為奇了?!?/p>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稱,“由于今年市場大幅下挫,低市值的個股越來越多,其中相當部分為中小創個股,還有一些績差股、問題股?!?/p>
千億市值個股年內減少15家
與低市值個股家數大增相對應的是,A股千億市值公司較年初同樣減少。數據顯示,截至17日,兩市總市值在千億元以上的個股有54家,而年初這一數據為69家。
在市值跌破千億元的公司中,既有洛陽鉬業、中國國航等周期股,也有比亞迪、中興通訊、京東方A等新興產業個股,還有青島海爾、康美藥業等大消費股。值得一提的是,跌破千億市值的公司中不乏券商股,如海通證券、申萬宏源等,這從側面也說明了今年證券行業的慘淡。
從目前千億市值以上的公司來看,既有銀行、保險、電力、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巨頭如興業銀行、長江電力、保利地產等,還有三六零、寧德時代等新興行業龍頭。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一些個股跌破千億市值或是受市場拖累,或是業績不佳,但隨著市場回暖,未來也有可能重返“千億市值俱樂部”。
“今年黑天鵝事件不斷,一些科技股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而大跌,市值跌破千億元,”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相對而言,銀行和一些大消費個股的業績相對穩定增長,因此市值依然高企?!?/p>
未來或仍將兩極分化
去年,藍籌白馬股一枝獨秀。今年,藍籌股白馬股雖然也大幅下跌,但相比之下,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板塊跌幅仍遠小于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成長股。
上千家個股跌破30億元市值,是否意味著市場即將見底,其中是否蘊藏投資機會?
對此,尹中立認為,未來市場是否會延續兩極分化,取決于新股發行速度和并購重組政策。如果IPO依然加速,一些高估值的小盤股和殼資源仍可能繼續貶值;反之,一些估值合理的小盤股可能迎來反彈。此外,并購重組政策的松動,對于殼資源和小盤股估值的提升也有幫助。
“市場出現如此多的低市值個股從側面也說明了A股已嚴重超跌,具備較強的反彈動力,”楊德龍對記者表示,“未來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小市值公司會繼續被市場冷落,而一些估值相對合理的小盤成長股蘊藏較大的投資機會。不過,從中長期看,A股兩極分化將會延續,藍籌股、白馬股業績更為穩定增長,投資機會更大。”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坦言,“當上市公司市值較低、估值較低時,往往是資本市場并購重組的活躍期。今年地方國資大舉入股數十家低市值公司,雖然短期可能虧損,但拉長時間來看有可能會賺大錢?!?/p>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仍然較為謹慎。近日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在全國工商聯企業家執委常委培訓班上表示,目前A股的下跌尚未結束,30億以下市值的公司占到A股一半時,股市的下跌才會告一段落。(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