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宏信證券共同發布《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8)》,報告從規模實力、發展潛力、經營能力、社會貢獻等多個維度展現了截至2017年底深圳367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的發展概況、特征與競爭力水平,全景式反映出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壯大并推進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深圳境內外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67家,廣泛分布于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僅僅在2017年就有46家深圳企業以IPO方式實現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剔除股票長期停牌、截至2018年6月30日未公開年報等特殊狀況的26家公司,341家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02998億元,相當于同年深圳GDP的4.59倍;營業收入總規模40703億元,比上年增長20.8%。
報告利用三級、27個具體指標從規模實力、發展潛力、經營能力、社會貢獻力4個維度對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進行評價。結果顯示,綜合競爭力排名前三的企業是中國平安、騰訊控股與萬科;此外,中國恒大、招商銀行、招商蛇口、瑞聲科技、中信證券、奮達科技、比亞迪占據四至十名。規模實力方面,排名居前的是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騰訊控股、中國恒大、萬科;發展潛力排名居前的有匯頂科技、騰訊控股、招商蛇口;經營能力排名居前的有索菱股份、奮達科技、崇達技術;社會貢獻力排名居前的有唐宮中國、錦勝集團(控股)。
報告指出,A股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利用整體上弱于港股上市公司,特別是直接融資強度落后港股上市公司37.1%;大股東性質為“私企/個人”的深圳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強度要比大股東性質為“投資機構”的深圳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強度大39.2%,比大股東性質為“國企”的深圳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強度大67.3%。
報告還提出了推進深圳上市公司更好服務深圳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認為深圳應當進一步將深圳上市公司發展提升到經濟社會發展主戰略高度,大力扶持民營經濟和創新創業、推動深圳上市公司板塊持續擴容,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和政策獎補體系、支持深圳上市公司用好用足資本市場,全力支持深交所資本市場發展、建設全國創業型企業的資本市場融資中心,探索開發公開交易的深圳上市公司指數產品等。(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