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市場跌跌不休。今年1月1日至12月11日,滬指跌幅21.56%,深成指跌幅30.39%,中小板指跌幅32.79%,創業板指跌幅23.65%。值得一提的是,次新股和小市值個股跌幅驚人,其中,次新股指數年內跌幅達58.47%,低價小市值指數跌幅達41.97%。就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當前滬指處于波動的波谷,滬指2449點是A股歷史第五個大底,投資者可關注優質低估藍籌龍頭。
10年滬指漲幅僅兩成
將時間拉長到10年看,今年12月11日上證指數收報2594.09點,而10年前的2008年12月11日滬指收盤報2031.68點,10年滬指累計上漲27.68%,而深成指累計上漲4.4%。
截至今年12月11日,在全部3565只A股中,A股10年漲逾10倍的個股達29只,其中,20倍個股2只,漲幅前三名個股分別為華夏幸福、長春高新、片仔癀,漲幅分別達51倍、30倍、19倍;兩市下跌個股共962只,占比26.98%;其中,跌幅超過70%個股19只,跌幅超過80%個股6只,跌幅前三名分別為金亞科技、ST銳電、*ST百特,跌幅分別達94.69%、91.17%、86.40%。
從行業板塊表現看,A股10年10倍股主要集中于大消費板塊,其中,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板塊;同時,電子、計算機、房地產等板塊10倍股也較多。跌幅榜前列行業板塊中,主要有ST板塊、太陽能、商業等行業板塊。
A股或處歷史第五個大底
統計顯示,10年滬指漲幅僅兩成,而上市公司凈利年均增速約10%,A股漲幅遠低于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橫向比較,整體表現更是遠不如美國股市的10年長牛。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李大霄分析指出,美股市場運行相對平穩,股指波動幅度比較小。而A股市場走勢大起大落,股指波動幅度比較大。但另一方面從趨勢看,當前美股三大股指處于歷史高位,美股進入10年長牛市落幕階段;而目前A股市場處于熊市末期和波谷位置,滬指2449點是A股歷史第五個大底,離A股歷史高點還十分遙遠。
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12月11日,在全部3565只A股中,年內下跌個股達3226只,占比達90.49%。而上漲個股僅334只,占比不到一成,其中,多數為今年上市次新股。
從年內漲幅榜看,19只個股股價漲幅翻番,均為今年或去年底上市次新股;56只個股股價漲幅超過50%,111只個股股價漲幅超過30%。漲幅前三名個股分別為中石科技、綠色動力、金力永磁,漲幅分別為309.65%、178.69%、174.36%。
從年內跌幅榜看,362只個股股價跌幅超過50%,111只個股股價跌幅超過60%,36只個股股價跌幅超過70%,9只個股股價跌幅超過80%。跌幅榜前三名分別為*ST保千、中弘退、金亞科技,跌幅分別達86.53%、86.08%、84.75%。
從今年行業板塊表現看,申萬28個行業悉數下跌,其中,跌幅超過30%行業達11個;跌幅最小前三名分別為休閑服務、銀行、計算機,跌幅分別為8.61%、10.36%、19.44%;跌幅前三名分別為電子、有色金屬和綜合。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次新股和小市值股跌幅驚人,大盤藍籌股跌幅相對較小,其中,次新股指數年內跌幅達58.47%,低價小市值指數跌幅達41.97%;而滬深300指數跌幅21.61%,上證50指數跌幅為15.55%。
李大霄表示,今年A股極其低迷,滬市成交額頻創新低,意味著市場拋壓已經窮盡,滬指2449點是A股歷史第五個大底,明年大概率收年陽線,后市看好優質低估藍籌龍頭。(鐘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