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市值數百億的”衛生巾巨頭”恒安國際(01044)被新銳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指“一文不值”。投資者紛紛懷疑:“這屆沽空機構到底行不行?”
12月12日,恒安國際遭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狙擊,質疑恒安國際偽造11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指其股權價值最終接近于零。受消息影響,恒安國際急跌后停牌。停牌前,跌幅為5.74%,報價57.05港元。成交額為7.09億港元,為近半年來的最大量。最新市值為688億港元。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這不是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今年的第一次出手。
如今年7月,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的第一槍就開向了浩沙國際,浩沙國際暴跌86%致董事長施洪流1500萬股被強制平倉,目前處于停牌狀態。9月,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再將目標鎖定為港股P2P龍頭中新控股,該股至今仍是元氣大傷,且有變賣股權之意。
而有消息表示,Bonitas Research今年動靜之大,這或歸功于其創始人co-founder的“扎實”功力。要知道,過往幾年在港股市場極度活躍、且讓港股上市公司異常懼怕的沽空機構Glaucus Research便是其手中另一張“王牌”。
當然,無論Bonitas Research還是Glaucus Research,都并非是第一家對港股上市公司動手的沽空機構。智通財經APP整理發現,除上述2家為,目前市場上比較知名的做空機構還有五家,分別是渾水(Muddy Waters)、格勞克斯(Glaucus)、哥譚市(Gotham City Research)、香櫞(Citron Research)和匿名分析(Anonymous ytics)。
那么沽空機構都有哪些常用的套路,被沽空公司都是怎么應對,投資者又應該如何避免?
沽空機構的慣用伎倆
見多了沽空事件,投資者也見怪不怪。
據Wind不完全統計,在港股市場上,2017年至今已有14家港股上市公司曾遭遇了外資機構的“狙擊”。有的一蹶不振,有的毫發無損。
有業內人士歸納總結沽空機構狙擊中概股的慣用伎倆:先從可疑數據出手,利用營業額增長率、存貨量、應收賬款項等復雜的數據篩選出財務數據有“蹊蹺”的公司,再觀察其人員變動和公開數據資料,一旦證據確鑿,沽空機構便會下手發出沽空報告。
通常,沽空機構會羅列出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業,報給工商和稅務部門的文件與報給監管機構的不一致,有隱瞞關聯交易的情形或收入嚴重依賴關聯交易,股東和管理層股票交易有疑點,管理層誠信記錄不佳,更換過審計事務所或首席財務官,過度包裝或銷售依賴代理及中間商,公司結構復雜難懂等“罪狀”,對上市公司進行指控。
在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進行精心準備后,沽空機構在形成基本結論后,便會賣空目標公司的股票并聯系有意購買研究報告的對沖基金。在對沖基金入場完成布局后,沽空報告正式發出,這時只需待股價下跌后平倉,便可獲利了結,它們留給資本市場只有血雨腥風。
港股資深投資者可以發現,經常出沒在港股市場的著名沽空機構Glaucus Research就是利用這種方式狙擊上市公司以圖獲利,目前成功率為70%。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對恒安國際出手的沽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是由Glaucus Research的創始人Matthew Wiechert創立。這就意味著,身上流淌著Glaucus Research血液的Bonitas research,有著先天的競爭力,包括敏銳的洞擦力、一流的投研團隊、及許多新生代沽空機構所缺乏的煉歷。
雖然沽空機構經常出沒于港股,戰績赫赫,但對沽空機構通過狙擊上市公司賺得盆滿缽滿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已經引起了香港市場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在2014年12月,香港證監會就曾經決定起訴美國沽空研究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香港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最終裁定沽空機構香椽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因散布虛假信息惡意做空被判五年內禁入香港市場,判其歸還沽空所得160萬港元利潤,并承擔此案的法律費用。
另外,在香港證監會之前,2012年,李開復牽頭的60多名中國企業家曾聯合署名,以公開信的方式抨擊以香椽為首的沽空機構“偽造信息,撰寫厚顏無恥的造謠報告,毫無道德可言”。
不過,市場人士表示,在市場沽空這個特殊的“課堂”上,血淋淋的事實不斷告誡著上市公司:要與沽空機構抗衡,打鐵還需自身硬。
上市公司應對沽空有套路
隨著沽空事件的頻繁出現,上市公司的應對也逐漸成熟。
做空機構發布做空報告后,如果股價大幅波動,公司第一時間申請停牌成為“標準動作”,并通過澄清公告對做空報告的指控進行回擊。如果做空報告沒有引起股價大幅波動,公司停牌就不是“上策”。正常交易反而能向市場傳達上市公司對自身的信心,安撫恐慌情緒。
除了“標準動作”,部分公司通過系統性手段來應對做空機構。如:2017年5月,遭沽空機構Glaucus狙擊的豐盛控股就考慮成立一只反沽空聯盟基金,為一些遭遇沽空的企業提供緩沖。
有的公司尋求與做空機構正面接觸。如:2015年8月,中國忠旺遭遇沽空機構Dupre Analytics做空后,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裁路長青透露,曾嘗試接洽這家沽空機構,但無法取得聯系,更呼吁媒體為雙方“牽線搭橋”。
控股股東等重要股東增持,同樣能向市場注入信心,協助上市公司擊退做空機構。
在上市公司遭遇做空機構狙擊時,國際大行的態度尤為重要。這也是做空機構不敢輕易做空藍籌股的重要原因。在大藍籌瑞聲科技遭遇Gotham City Research做空并出現股價大跌后,花旗向客戶發出信息,維持“買入”建議?;ㄆ熘赋觯鹇暱萍荚诼晫W及觸控產品享有高毛利,乃因其在這方面供應處于支配地位。瑞聲是符合蘋果公司要求、能供應聲學及觸控產品的3家公司之一,有較佳的議價能力。
在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國際大行的聯手反擊下,對于做空機構而言,做空成為一場“刀口舔血”的游戲。相關公司遭遇做空后,如果股價在一定時期內沒有大幅下跌甚至不跌反漲,做空機構以及對沖基金的收益將大幅縮水,甚至可能遭受重大損失。如:2017年4月25日,Glaucus發布了針對豐盛控股的做空報告,其股價大幅下跌11.89%。豐盛控股隨后停牌。5月2日,豐盛控股發布澄清公告反駁Glaucus的指控。5月4日復牌后,豐盛控股股價大漲17.46%,次日再漲14.86%。做空機構被反殺,損失慘重。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長期停牌也可以成為對抗做空機構的一個工具?!白隹諜C構的收益風險主要取決于杠桿率、股價波動幅度以及平倉所需要的時間。”專業人士表示,由于港交所對停牌時間并無嚴格規定,上市公司停牌時間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這將導致做空機構無法平倉并將承擔高額的利息費用。以漢能薄膜發電為例,2015年遭遇做空機構做空后已停牌至今。
連沽空機構渾水創始人Carson Block也曾吐槽,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停牌時間可長達數年之久,投資者在停牌期間不能賣出所持的股票,借股票做空成本高昂。
此外,做空的流動性風險不容小覷,甚至可能面臨“軋空”踩踏。中金公司認為,一旦做空情緒出現逆轉,可能觸發空頭大量回補,形成空頭回補——股價上漲——更多空頭平倉的循環;甚至出現踩踏情況,在流動性緊缺時不得不以高價平倉,造成高額損失。同時,由于賣空提價法則的要求(賣空價不得低于當前最佳賣盤價),在股價暴跌時賣空交易難以完成。
投資者防范做空風險有秘訣
那么投資者如何防范做空風險?
天風證券認為,一方面投資者需要分析基本面,識別公司的財務陷阱,著重對凈利潤和現金流比率、非公開關聯交易、資產負債表歷史趨勢和經營活動現金流的關注,此外對于公司經營管理疑點如更換會計師、高管頻繁離職等需要警惕。
同時,還應參考多方做空新聞和數據,例如做空機構報告、做空企業名單、關注標的的期權交易變化等等,減少疏漏才能增加贏面。整體來講,面對做空,投資者首先要冷靜面對恐慌性拋售,在對公司財務進行細致的排查之后,再進行決策,及時止損。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峰表示,高估值的個股容易成為做空目標,被做空往往股價波動較大。股票被高估的特征通常包括過高的估值倍數、大股東頻繁減持、上市公司高位融資、股權質押規模大等,這些股票容易成為做空的對象,股價受到做空沖擊也通常更大。
另外,王漢峰指出,短期賣空比例和倉位迅速飆升預示股價下跌風險。根據對近年來22個港股被做空機構狙擊案例的研究,在報告發布前2-3周個股賣空比例和倉位往往大幅上升,特別是無重大利空消息、做空比例卻異常上升的情況更加值得警惕。(陳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