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8年12月20日訊 (記者 陳燕青)周二,國際油價期貨繼續重挫,紐約油盤中一度跌逾8%,逼近46美元/桶,刷新2017年8月以來新低。布倫特一度重挫逾6%,跌破56美元/桶,刷新2017年10月以來新低。
受國際油價暴跌沖擊,上海原油期貨主力合約19日收盤重挫5.4%,跌破400元/桶關口,刷新4月9日以來新低,燃油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大跌4.6%。A股石油板塊幾近全線下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均跌逾2%,新潮能源跌停。
10~11月,國際油價暴跌兩成,如今油價再陷暴跌。美東時間周二,WTI美油與布倫特原油均重挫。截至北京時間12月19日9時45分,WTI報46.78美元/桶,布倫特報56.58美元/桶,WTI和布倫特均較今年10月初的四年高位跌去30%以上,創一年多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10月初國際油價一度創下了四年新高,當時市場普遍憧憬油價將站上100美元,然而如今卻跌成了渣,令人感慨萬分。
對于近期油價的暴跌,市場普遍認為有三大原因:一是美聯儲即將加息,經濟放緩預期將使得原油需求減弱,二是美國原油供應攀升加劇供應過剩擔憂,三是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
油價的暴跌也讓能源產業的公司遭殃。周二,伴隨著油價大跌,標普500能源板塊大跌2.3%,對大盤構成沉重拖累,標普500指數從10月初至今已跌了13%。
數據顯示,原油多頭也在撤退。CFTC上周五公布的持倉報告顯示,對沖基金將WTI原油多倉削減至逾兩年最低水平。12月11日止當周,WTI原油期貨和期權投機性多倉減少12624張,創2016年8月來最低。
為提振油價,歐佩克此前表示,成員國和其他一些產油國同意抑制產量,幅度為120萬桶/天,該計劃將從2019年1月開始實施。然而,從目前來看,該表態并未能提振油價。
對于油價走勢,中信期貨研究部副總經理劉賓分析稱,“出于對全球經濟走向的擔憂,美國與歐洲股市都出現了劇烈波動,投資者情緒步入低谷也對原油以及商品的價格走勢形成了拖累效應。從目前來看,原油大幅減產的可能性依然較小,油價在年底走勢仍將持續疲軟,雖然未來的跌勢會出現緩和,但明顯的反彈可能很難出現。”
部分外資大行對油價短期走勢偏樂觀。高盛認為,超跌后的原油已經同金屬一起加入到跌破成本價的行列中。在短時間內沒有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油價短期會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