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不管你愿不愿意,這一年就要結束了。這個時候,回顧一年的所經所歷,恐怕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會心情比較沉重。虧損就是讓投資者心情變得沉重的那塊石頭。不過,A股市場投資者負重前行的身影并不孤單。我們感覺不好過的時候,別人也并沒有多舒服。
據報道,兩個多月前,德意志銀行發布了驚人的統計發現:截至10月末,89%的資產今年累計負回報,占比為1920年以來最高。最近,摩根斯坦利也在報告中表示,2018年是史上最差的年份,除了現金,所有資產類別都在下跌。又說,如果有人希望搞清楚為何今年投資多種資產這么艱難,不用找什么原因了,今年根本就無處可躲。
雖然“此道不孤”的感覺會讓人多少有些心理安慰,但是,投資的目的到底不在于比慘,年終盤點更不是比慘大會。所以,這個時候,更適合做的是立足今年,放眼明年。
今年市場的下跌,除了外部國際政經形勢的干擾,還有個因素是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至少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份的消費和外貿數據來看,經濟下行的味道比較明顯。不過,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公式日前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全年增長6.5%左右的目標,預計能夠較好完成;70個大中城市房價趨于穩定;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左右;宏觀杠桿率趨于穩定,微觀杠桿率逐步下降;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寧吉公式的話必定是其來有自。至于明年,經濟基本面情況似乎不足為慮,一來,今年市場的跌幅可能已經預支了將來的不好預期;二來,由于更大規模減稅降費重大利好的支撐,明年的經濟基本面也許會出現反彈,而市場或許會先走一步。
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力度究竟有多大?按照財政部的說法,今年的減稅降費規模已經達到1.3萬億。相對而言,更大規模當然必定會超過一年1.3萬億。更何況,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負責人之前已經反復宣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明確定調,“更大規模”的含義,想來應該與市場的預期相去不遠。
更重要的是,股票市場的地位顯然在中央高層的心目中得到空前提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一切必定會給明年的市場表現打上鮮明的烙印。
非凡的2018年行將過去。這個時候,我們唯愿明年的市場能夠在市場化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同時,不再被附麗太多的想象和標簽,而投資者能夠身受其益。(王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