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IPO過會率和上市家數均驟減。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共有200家次企業面臨發審委考驗,最終111家過會,59家被否,20家取消審核,10家暫緩表決,扣除暫緩表決公司后過會率僅58.4%,創出最近十年新低。數據顯示,今年IPO實際募集資金合計1375億元,同比去年下降四成。此外,今年至今僅有103家公司上市,這一數量也遠低于去年的438家。
195家企業撤回IPO申請
25日,奧美醫療IPO順利過會。與奧美醫療同日上會的縱橫集團則取消審核,其原因是公司申請撤回申報資料。至此,今年共有20家公司取消審核。由于本周再無IPO發審會安排,今年IPO過會家數定格在111家。
根據統計,今年IPO過會率和被否率分別為58.4%和31%,而去年這兩項數據則分別為79.3%和17.3%。不足六成的過會率也創下了最近十年的新低。
截至12月20日,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托憑證企業278家,其中已過會35家,未過會243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34家,中止審查企業9家。由此不難看出,IPO堰塞湖已實現了較大程度的化解。
由于IPO審核趨嚴,眾多公司撤回IPO申請。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共148家企業撤回IPO申請,而去年全年撤回數量僅146家。截至12月20日,今年共有195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
據統計,今年全國各省和直轄市IPO過會家數前5名分別是:江蘇省通過22家,浙江省通過20家,廣東省通過17家,上海市通過9家,北京市和湖北省各7家。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吉林、黑龍江、甘肅、青海等5省今年至今一家IPO企業都沒有。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江蘇、廣東等沿海經濟強省IPO的企業數量多,一方面緣于該地經濟活躍,尤其是民營占比較大,新興產業發展較好,另一方面則得益于政府對企業上市的支持?!?/p>
IPO募資規模大降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10月17日“大發審委”亮相以來,IPO發行審核從嚴, IPO否決率趨高,甚至出現了單日否決率100%的情況。
據統計,今年至今共有59家公司被否。從被否的IPO企業來看,發審委關注點主要包括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關聯交易、毛利率異常、內控制度等問題。
如對于龍巖卓越,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是否充分揭示并披露了業績波動的風險。
對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表示,“監管層對于擬IPO企業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關聯交易、內控制度等問題更為關注,而不僅僅是凈利潤金額的大小。未來科創板的審核對于盈利可能就不作要求了,更多注重信批、財務數據的真實性?!?/p>
據統計,今年至今新股上市僅103家,合計募資規模1374.88億元,單家募資13.3億元。不過盡管IPO家數不多,但單家募資規模卻比去年的5.25億元高出一倍多。這與今年多個獨角獸公司IPO有關。其中,工業富聯、中國人保、邁瑞醫療、寧德時代募資額均超過50億元。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今年IPO家數和募資規模的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不景氣,股市大跌,另一方面是因為監管層審核趨嚴后,眾多擬IPO公司紛紛撤單。監管層未來對新股應堅持重質不重量,鼓勵行業龍頭通過快速上市融資做大做強,而對于財務數據、內控有明顯瑕疵的企業堅決否決?!保愌嗲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