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

新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怎么看市場?這里有最重要的九個觀點!

新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怎么看市場?這里有最重要的九個觀點!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原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成為第九任中國證監會主席。業界期待“新氣象”,投資者憧憬新春天,對于易會滿履新證監會主席,市場倍加關注近年來對資本市場問題的態度和看法,這或許會窺得未來新市場政策措施的蛛絲馬跡。

1月26日,新華社報道,日前,中共中央決定,任命易會滿同志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原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成為第九任中國證監會主席。

業界期待“新氣象”,投資者憧憬新春天,對于易會滿履新證監會主席,市場倍加關注近年來對資本市場問題的態度和看法,這或許會窺得未來新市場政策措施的蛛絲馬跡。智通財經整理其公開發表的觀點如下:(部分材料來源于財新、新浪、澎湃網等媒體)

談銀行股估值: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

易會滿在2018年11月出席第九屆財新峰會時曾提到,要從三個角度來看銀行業估值。

他認為,中國銀行業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和“前進中的問題”:一是國際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給銀行經營帶來更多風險;二是實體經濟運行困難增多,區域、企業分化趨勢加深,有可能向金融領域傳導,這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陣痛期;三是金融科技發展帶來創新動力的同時,也對銀行傳統經營理念服務模式帶來了挑戰;四是全球銀行業金融強監管周期,中資銀行走出去面臨更大的合規壓力與挑戰。

易會滿向分析師表示,整個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情況在全球來看都比較好,并建議市場分析師們客觀、理性地看待銀行業,用戰略的、宏觀的思維來看待銀行業。對于如何對銀行估值,易會滿認為應當從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要全面客觀地判斷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跟發展預期,盡管有挑戰,但中國經濟在全球增長勢頭最快之一的大趨勢不會變。

第二,要全面判斷金融科技對實體金融的影響。兩者之間應該是各有定位,優勢互補,是通過合作來共同推動金融業的創新發展,不管何種形態,尊重金融規律是硬道理,違反規律肯定受到懲罰。

第三,要全面客觀判斷資本及資產質量、凈息差等商業銀行經營的核心要素,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善于分析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

談金融開放:不停頓、不止步

易會滿曾表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金融市場的開發與資本市場的開發可謂一脈相承。對于對外開放,易會滿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新一輪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要持續放開市場準入,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談金融監管:亂象帶來考驗

易會滿曾在2017年指出,當前各類跨境、跨界、跨市場的金融活動在推動金融發展和創新的同時,也滋生了一些金融亂象,為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考驗。

一些傳統的觀察視角、統計工具和管理手段開始失靈,金融數據的部門性特征較為明顯、數據覆蓋面不全和口徑不一致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策研判、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效果。

易會滿建議,為全面真實反映金融整體運行狀況,需要建立一張金融業的超級資產負債表。

談居民儲蓄:要推動直接融資發展

2018年3月,易會滿提出,2010年以來我國居民儲蓄率持續下降的現象值得關注。

他認為,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第一,要回歸資管業務代客理財的本質。第二,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背景下各種金融行為的規范,第三,要加快推行銀行資產證券化進程,完善配套政策,盤活信貸存量,增強資產的流動性,推動直接融資發展。

談貨幣基金:建議正本清源

易會滿曾表示,貨幣基金形式各異,有的具有投資和支付的雙重功能,有的互聯網平臺無牌經營,高杠桿、高收益、高風險,一般消費者無從識別,建議進一步正本清源,把握金融服務的實質和技術發展的本質。

他還指出,理清貨幣基金的真正屬性和工作邊界,杜絕監管套利,強化持牌經營,控制杠桿,嚴格流動性管理,引導規范發展。堅持商業銀行在金融資產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發揮資本金金融和社會投資者的作用。

談民企融資:難在流動性壓力

2018年9月,易會滿前往浙江杭州和紹興,實地走訪調研普惠金融,特別針對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服務工作進行了調研。

不久后的2018年10月30日,易會滿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談起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他表示,民企融資難,不是難在銀行體系的斷貸壓貸,而是難在流動性的壓力。民企融資貴,不是貴在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的渠道,而是貴在各種新金融、類金融、民間融資等渠道。

談支付亂像:需強化持牌經營

2018年8月23日,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應進一步加大支付亂象整治力度。

易會滿說,梳理這幾年來出現的金融亂象,一方面是由于資管與同業業務等過度創新帶來的,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支付機構的多元和互聯網金融突進帶來的。特別是一些支付機構以支付之名、行金融之實,以創新之名、行違規之實,以普惠之名、行高利貸之實,對金融亂象的滋生及蔓延起到誘發和推波助瀾的作用。近年來發生的非法集資、違規收單、客戶信息安全、洗錢,以及各種各樣的P2P、現金貸、套路貸、地下交易平臺等亂象,基本上都借助了違規支付尤其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支付工具。

易會滿提議,應進一步加大支付亂象整治力度,包括提高準入門檻,強化持牌經營,凈化市場環境;根據資質能力,完善差異化業務準入,引導各類機構把握好安全與效率、創新與風控的關系;從事相同的金融業務必須接受相同的金融監管,堅守合規邊界和風險底線,消除套利空間;堅決打擊“偽普惠”,嚴格管控各種現金貸實際利率水平。此外,要堅守賬戶管理的核心要求。要嚴禁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搞任何形式的“資金池”。

談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降低對“典當文化”依賴

2018年9月20日至21日,易會滿赴浙江杭州和紹興走訪調研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服務,在期間召開的小微企業座談會會上,談到小微企業個人信用與企業信用如何打通?個人信用和企業信用累積的優良記錄是否可以作為信用貸款的放款因素?無形資產、專利等能否作為有效抵押品?

易會滿表示,在如何擴大信用貸款的范圍和額度及抵押物方面,銀行需要在把握實質風險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主動性和創造性,降低對“典當文化”的依賴。比如,相對于小微企業的經營持續期來說,企業家個人信用積累時間更長、更加經過長期考驗。信用數據除了企業數據外還需要企業家個人信用做有效支撐,銀行可以研究開發相應產品,將企業家個人信用與企業信用進行對接,給予那些專心實業、經營時間較長、信用較好的小微企業主專門的信用貸款,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可獲得性。

談落實“一帶一路”:四方面問題需解決

2017年5月,易會滿在媒體上發表文章《發揮商業銀行作用落實“一帶一路”工作》指出,商業銀行作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受自身的經濟約束、經營模式等方面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商業利益和國家戰略的結合;二是傳統經驗和新發展環境的適應;三是金融供給和金融需求的匹配;四是支持實體經濟“走出去”和資金外流壓力的平衡。(劉大洋)

[責任編輯:江書劍]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 亚洲中文乱码字幕不卡 | 亚洲伦中文字幕另类不卡 |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