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A股強勢上漲,本周市場繼續躁動。已有股民們高呼“春天來了”,中信建投證券的一個電話會議也用“牛市的起點”為標題。多數分析師認為,后期外資、保險、銀行理財、公募、私募、職業年金等六路資金或加速入場馳援A股。
外資配置需求提高
從近期資金來看,外資流入較為明顯。數據顯示,截至20日,年內外資借道滬股通、深股通的資金凈流入共計1129.36億元,與去年同期規模相比,規模增長了約3倍。北向資金已連續第16個交易日實現凈流入。
此外,MSCI在2月底將最終確定是否將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到20%,這個消息意味著近期外資還將繼續流入。滬倫通的開通也將引來又一重要的外資流入渠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外資基金事實上都是以這些指數作為業績基準,這些指數把A股的納入因子提高,外資對于A股的配置需求就會相應的提高,從而吸引大量資金入場。
保險、銀行理財資金待進場
銀保監會前不久表示,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股票和債券。
銀保監會發布的2018年保險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64088.38億元,其中銀行存款24363.50億元,占比14.85%;債券56382.97億元,占比34.3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219.87億元,占比11.71%;其他投資64122.04億元,占比39.08%。就目前比例來看,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運用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楊德龍指出,這批資金長期穩定,更注重價值投資,對A股有持續利好影響。
另外,工農中建交5家大型銀行均已獲監管機構批準設立理財子公司。監管新規允許其直接投資股市,因此市場普遍期待理財子公司能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目前,五大行理財子公司注冊資本合計不超過610億元,遠遠高于同一銀行系公募基金的注冊資本和凈資產。
公募私募倉位提升
進入新年以來,公募權益基金及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有一定提升。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2月11日,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7.36%,比1月28日提升1.64%,比去年底提升2.26%;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62.69%,比1月28日提升1.05%,比去年底提升3.2%。
另據華潤信托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CREFI指數(華潤信托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成分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為57.89%,較去年底上升6.70%,是2016年4月以來私募最大加倉。其中,股票持倉超過五成的成分基金比例為61.76%,較去年底上升8.30%;倉位超八成的成分基金達到31.37%。大消費、電子軟件板塊等成長股頗受青睞。
A股目前的估值已處于低位是業內共識,對于嗅覺靈敏的基金來講,加倉也是對當前行情的看好。
職業年金入市或加速
作為養老金制度的“第二支柱”,職業年金的動態備受市場關注。目前企業職業年金的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只按照10%的入市比例計算,也能為股市帶來千億元增量資金。根據相關工作的部署,多數地區的職業年金將會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入市。
深圳前海國豐優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少華對記者表示,職業年金和社保屬于長線資金,偏向價值投資,入市有利于加快由散戶主導的市場向專業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的轉變,優化資金市場的投資者結構。
不過,對于市場是否繼續上漲仍有專家保持謹慎的觀點。深圳市利宇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趙資晟認為,這段時間的高漲是市場反彈的結果,真正牛市開始可能需要更多條件。在2820點附近有一個缺口,上漲或是回補這個缺口。(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