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3月27日訊 (記者 陳燕青)25日晚上,證監會發布《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針對擬IPO公司業績變臉,證監會表示,過會后的最近一期業績同比下滑超過五成或預計下一報告期下滑超過五成的公司,暫不予安排核準發行事項,待其業績恢復并趨穩后再行處理或安排重新上會。
對于業績下滑幅度超過30%但不超過50%的過會企業,證監會表示,發行人如能提供經審核的下一年度盈利預測報告,同時提供最近一期至下一年度主要經營狀況及財務數據的報告,以及保薦機構對上述情況及發行人經營業績變化趨勢、持續盈利能力出具專項核查意見;說明經營業績下滑趨勢已扭轉,不存在對持續盈利或持續經營能力以及發行條件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事項,保薦機構應對上述情況予以充分核查,獲取明確的證據,并發表明確意見;符合上述要求,將按照相關程序安排后續核準發行工作。
近年來,盡管監管層對于IPO審核加強,但新股業績變臉依然存在。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去年上市的105家新股中,共有30家新股前三季度業績下降,占比約三成。其中,前三季度業績下滑超過三成的公司有4家,分別是康辰藥業、南京聚隆、華夏航空、百邦科技,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62.7%、54.8%、38.6%和34.4%。
對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新股業績變臉一直備受詬病,尤其是部分企業為了提高IPO融資金額而在上市前粉飾報表、做高業績,上市后業績就開始下滑,甚至一兩年后業績出現虧損,監管層此舉是為了盡量防范此類情況,但效果如何還需觀察。”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一些公司上市后業績變臉、股價破發,說明上市過程中可能存在業績過度包裝粉飾現象。監管層對這類公司應該予以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