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華晨中國(01114)在香港舉行2018年業績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吳小安對智通財經APP表示,受經濟回暖及汽車新政的刺激,今年乘用車市場有望保持2018年的銷售水平,預計今年豪華車市場銷量有10%左右的增長;其中,華晨寶馬有望繼續領跑,預期在15%以上的增長,主要是受今年公司引進新車及部分車系進行改款及換型的影響。此外,雷諾品牌2021年會有新產品面市,預計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華晨中國汽車2018年收益為43.77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減少17.5%。毛利為2.86億元,同比增長53.8%。公司股本持有人應占溢利為58.2億元,同比增長33%。每股基本盈利為1.15374元。
年內綜合收益下跌,主要由于年內輕型客車及MPV銷量減少。華晨雷諾于2018年售出4.3萬輛輕型客車及MPV,同比減少29.5%。
此外,該集團應占合資企業業績由2017年52.33億元增加19.3%至2018年62.448億元。其主要由于集團間接擁有50%權益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汽車所貢獻盈利增加所致。該寶馬合資企業于2018年銷量達46.62萬輛寶馬汽車,較2017年增加20.6%。
以下為智通財經整理的業績會問答實錄:
問:華晨寶馬的擴產問題,關于大東廠擴產到消息是否屬實?
答:是有在擴產,大東廠是最開始的廠,后來我們開了第二個廠鐵西廠,并且在大東廠原本廠房進行擴長,目前我們會蓋第三個全新的廠。這三個在建工程都將于2022年完工,主要是配合公司新車的發展要求,比如說X5,該車型也會在2022年引進。
問:2022年,華晨寶馬整體產能能提高多少?此前公告華晨中國2022年將售出25%的股權給寶馬,屆時會考慮派發特別息,這個是一直承諾的嗎?
答:預計到2022年,我們的產能大約是80萬臺,如果加班的化,最多的產能是可以超過100萬臺的。
關于派發特別息率,這個我們一直是有承諾的。
問:關于華晨寶馬擴產,預計今年這方面的資本開支情況怎樣?
答:預計三個項目到2022年完全投產,擴增需要的總資本開支為300億元人民幣。其中今年的資本開支預計是90億元。
問:因為受稅費影響,公司汽車的定價會不會有所下滑來充量?稅費會大概降多少?
答:新的關稅在中國應該是4月1號開始實施,不只是我們其實大部分的機器廠商基本上會在定向價上面去減去3%的關稅,這對我們來說進價是差不多的,沒有負面的效果;至于一個正面的效果,鑒于關稅也跟我們供應商有關系,因此供應商給到我們的價格也是要減去3%的稅費。所以說新關稅對我們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問:今年持續不派息,能否詳細說下公司的資金需求嗎?目前公司盈利部分還是與寶馬合營部分,非寶馬汽車的業務還是虧損的,未來跟寶馬合作的情況會是怎么樣?
答:今年的派息政策跟去年是差不多的,我們每年都是中期在派息,年底不派息,所以說到今年中期的時候,派息會跟去年一樣,但最后也需要董事會進行批準。
除了寶馬這塊業務,其實我們在上海有一個汽車金融公司,跟東亞銀行合資成立的,去年跟今年都有盈利賺錢,隨著業務的增長,盈利水平也會逐漸提高。
跟雷諾合資的金杯面包車這一塊,我們希望引進雷諾的高科技產品,尤其在電動化這一塊,也包括他的新車型,同時也想引進雷諾比較高級的市場化管理,過去的一年合資過程也合非常順利,對于今年減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希望19年、20年逐漸減虧,三年之后,即2021年能夠轉虧為盈。
那么在雷諾的品牌方面,主要希望將其產品逐漸的國內國產化,其產品在歐洲應該是非常的暢銷的,在法國占有70%-80%很高的市場地位,目前正在積極得推進當中,但是新產品得開發需要一點時間,預計2021年會逐漸有新產品推出。
問:關于進口車的關稅下降的問題,是否會給公司銷量帶來沖擊?
答:去年進口車關稅變來變去,導致很多顧客都在等,就連買國產車也都在等,因為會考慮是否國產也會跟著進口車降價,這也是導致去年整個市場出現負增長的原因。
問:對于今年的汽車市場怎么看?
答:首先要講一下兩個利好政策,一個是汽車家電下鄉政策,這個政策具體沒有出來;第二個就是兩會期間,發改委公布了一個二手車置換這個政策。中國的二手車以前都是在各個省內自動轉讓,所以在大中型城市很多人想換高端車換不了,因為他這個車賣不出去。
現在國家放開了,全國可以置換,這樣一來高端車里面很多人會換車,換的車一定是高端車,所以對寶馬這種品牌一定是有支撐的。
此外,就這幾年由于國家去杠桿,特別是去年的很多中小企業都關閉了,但是今年上半年開始,國家公布的關于新注冊企業數量特別龐大,因為我們的商務車雷諾的經營商務車原來都是為這些企業服務的,他們一般都第一輛都是買這種兩用車。(何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