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6月14日訊 (記者詹鈺葉)近來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熱情升溫。據記者對上市公司不完全統計,僅本周四就有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東減持意向或進展,其中光威復材、凱眾股份股東宣布擬清倉減持。
據記者使用同花順數據統計,本月至今重要股東凈減持市值為27.28億元,凈減持股份數達到1.7億股,涉及284家上市公司、459名股東。從周報看,本周凈減持市值為17.27億元,凈減持股份數為8289.78萬股,股東減持規模較上周明顯增加。從減持理由看,多數提到股東自身經營及資金需求。受訪業內人士認為,近期股東集中減持與限售股到期有關,不必過分恐慌,并提示投資人結合公司基本面判斷要不要跟著大股東操作。
此外,周四公告顯示,南京聚隆股東南京高達梧桐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減持數量較預披露計劃多了7500股;科創新源與創業慧康的股東在剛剛結束減持計劃后,又再次公告了新的減持意向。
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數據顯示,本月重要股東凈減持市值最高的是今世緣,其股東上海銘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減持市值為3.28億元;華鼎股份與康強電子的股東凈減持市值分別為2.54億與2.4億元;中原證券、南極電商、比音勒芬等9家公司重要股東凈減持市值超過1億元。凈減持股份數方面,華鼎股份股東凈減持股份數最多,為3075萬股;中原證券股東凈減持2910萬股,首航節能、東方園林、百川能源等8家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規模超過1000萬股。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在受訪時指出,股東增減持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有公司股東大手筆減持,也有股東大手筆回購。從目前的情況看,他認為股東減持與A股表現關系不大,可能是受到了限售股解禁影響。“部分次新股的限售股到了解禁期,上市公司董監高的減持意愿強烈,作為原持股的持股人,無論當前股價表現如何,依然存在獲利空間。”此外,不排除部分股東是在股市震蕩期間,利用股價波動進行套利。他表示,去年不少股東采取了護盤式回購,近期也可能會借助減持等方式回籠資金。
操作上,郭施亮建議區別對待股東減持,若出現股東減持手筆較大、集中拋售的情況,投資者要保持警惕;但若股東只是出于資金需求減持,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則不必過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