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重組松綁消息刺激,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股21日開盤集體暴漲。截至收盤,中小創漲停板逾百家,表現極其火爆。中小盤股迎來了久違的大漲行情,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重組松綁整體利好中小創等小市值個股,但中小創難以重現當年雞犬升天的大漲行情。
利好中小創泡沫難重現
受益于并購重組的提速,2013年創業板曾暴漲逾八成,中小板也大漲18%,均顯著跑贏主板。當年,只要哪家A股放出要并購的消息,股價立馬大漲,而并購預案出爐的公司復牌幾乎連續漲停。
然而,自2016年6月監管層打壓借殼上市開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明顯降溫:2016-2018年重大重組事件數持續下滑、借殼上市平均交易溢價率顯著下降,而并購的后遺癥——商譽減值也集中爆發。
最近三年,在商譽減值壓力下,中小創股票流動性顯著變差、估值趨勢性回落。盡管中小創今年有所反彈,但創業板指數較2015年高點跌幅逾六成,中小板指較當年高點也跌去一半多。
此次重組的松綁令市場備受鼓舞,部分市場人士甚至認為中小創牛市將重現。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重組的松綁對于中小市值個股尤其是創業板無疑利好,有利于提升市場的活躍度。由于目前監管較嚴,不會出現當年雞犬升天的情況,投資者應仔細分析并購重組對相關公司的影響,不宜盲目追漲。”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秦培景指出,本次征求意見擬放開創業板借殼上市的限制,同時恢復配套融資,相當于為創業板帶來額外的制度紅利。但長期來看,符合產業趨勢的并購才會成為主流,2013-2015的并購重組泡沫不會重現。
哪些個股將受益?
過去幾年,并購重組成為中小創尤其是創業板業績大增的主因之一。此次重組辦法的修訂,將使哪些個股受益呢?
對此,新時代證券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對記者表示,“此次修訂擬取消‘凈利潤’指標,那么對于資產體量較大但盈利能力較差的公司進行較大體量的并購重組將不再構成借殼,有利于這類公司通過并購重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此外,本次修訂意味著在控制權變更的3年后再注入資產不再構成借殼,最近5年內發生過控制權轉讓的殼公司都將受益。”
平安證券投顧李信軍分析稱,“一是市值小最好低于30億元,太大了不適合作為殼;二是大股東持股比例較為集中,利于談判;三是主業一般但公司負債較低;四是接盤方最好為央企或國企,如果已發生股權轉讓,后期資產注入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