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本月首個交易日的開門紅,讓剛剛經歷了“五窮六絕”的投資者對七月充滿了期待。不過,在隨后的三個交易日中,市場結構性行情再次上演。一邊是白馬股軍團持續高歌猛進,價值投資者繼續躺贏;一邊是熱點龍頭股接連上演“天地板”跳水暴跌,打板一族叫苦短線巨虧。市場近期的表現,讓不少投資者再次感受到,2017年的白馬股單邊上漲行情所對應的小盤股持續殺跌一幕。
就在大伙都在憧憬價值投資行情的當口,近兩個交易日白馬股突然集體放量下跌,讓不少遵循價值投資的投資者,產生了白馬股行情是否結束的擔憂。
熱點個股一日游加大虧錢效應
昨日A股市場人氣依然延續低迷狀態,兩市成交量較上一交易日繼續萎縮。從兩市漲跌幅排行榜來看,兩市非一字漲停個股僅30只,漲幅5%以上的個股僅60只,振幅在3%至-3%之間的個股高達3285只。
從昨日兩市資金流向來看,主力資金凈流出達208億元,隨著主力資金的持續出逃,大部分個股因缺乏流動性支撐,難以保持連續拉升,導致市場整體賺錢效應持續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以來,題材股的炒作周期開始明顯縮短,熱點個股表現也多為一日游。隨著賺錢難度及虧錢效應的不斷加大,著實讓不少熱衷接力和打板的投資者傷透了腦筋。
記者梳理近期市場數據發現,自6月中旬以來,網絡游戲、互聯網金融、華為概念等題材成為近期炒作主流熱點,其中的人氣龍頭電魂網絡、寶德股份、匯中股份、森遠股份、泰晶科技等個股遭到游資接力爆炒。
不過,隨著市場短炒手法的演變進化,這些個股在股價見頂之時,也上演著“天地板”日內跌幅超15%的極端走勢。電魂網絡自6月25日見頂至今,跌幅達34%,寶德股份跌幅達38%,森遠股份與泰晶科技短線跌幅超過40%,參與打板的投資者,短短幾日資金賬戶便遭致腰斬。
“目前市場周期輪動很快,當日高潮,次日就基本結束了,隨后冰點4至5天,然后又是高潮,隨后又是分化。操作上看,不少短線投資者只做板塊龍頭,如集中在龍頭股上接力,多會導致個股呈現連續一字漲停形式出現。而這種缺乏充分換手,及后排跟風個股走弱后,反而會帶崩龍頭,然后就是退潮期出現,直至殺到冰點。以往炒作高潮后,市場會存在中間段的炒作過渡階段,但目前市場已進化到省略了中間環節,這和以往大不相同,加大了賺錢難度和虧錢速度。”一位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
有資深市場人士表示,目前短線交易生態紊亂,“核按鈕”層出不窮,去年也有過類似的階段出現。不過,這往往只是階段性市場特征,后市只要增量資金出現,或者是出現打出新題材周期的高位龍頭股,這種極端的特征才能有所改變。
提防中報業績證偽白馬股回調風險
周四滬深兩市繼續震蕩走弱,白酒、金融、家電等前期表現較好的趨勢白馬股繼續大幅下挫,有不少白馬股短線殺跌幅度并不小。其中中國國旅昨日放量大跌5.53%,兩日已下跌9%,上海機場放量跌3.75%,三日累計跌7.8%,海天味業三日連跌6%,不少牛股失守短線生命線之稱的10日均線。
自4月8日A股調整以來,不少資金持續流入白馬板塊,像晨光文具、通策醫療、濟民制藥、中炬高新等日內股價創新高次數均超15次;邁瑞醫療、中國國旅、貴州茅臺、歐普康視、海天味業、山東藥玻、恒順醋業、五糧液等股價創新高次數也超過了10次。白馬股再次成為了場內資金的關注焦點。
不過,隨著白馬股連續兩日殺跌,有觀點擔憂白馬的抱團瓦解可能重演。
方正策略分析師胡國鵬表示,抱團取暖是在不確定背景下的一種投資策略,并不會持續很久,參考歷史上抱團取暖的經驗,抱團取暖的終結源于三個層面的信號:一是不確定性消除,如經濟預期改善或者實質性企穩;二是抱團品種業績低于預期或者受到政策的沖擊;三是抱團品種的估值出現泡沫化,超出估值區間。目前不少抱團的白馬品種已不便宜,外部不確定因素正在削弱,加之中報即將陸續披露,一旦出現業績證偽,白馬股整體回調預期將會加強。
聯訊證券也表示,藍籌白馬紛紛創出歷史新高,其中蘊含了一定合理的邏輯:消費升級與外資偏好,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抱團存在很大的避險特征,而且它們很多已經并不便宜。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瓦解風險,一旦業績被證偽,或者未來業績預期的邏輯被逆轉,白馬踩踏的風險并不小。(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