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8月07日訊 (記者詹鈺葉)繼上周四*ST雛鷹鎖定“面值退市”第二股后,可能又有4只股票要步其后塵。*ST華信已連續12日、*ST華業連續8日、*ST大控連續3日股價低于一元面值,而*ST歐浦在本周二首次跌破一元。此外,兩市還有61只“一元股”,其中ST銳電、*ST印紀等多公司股價十分接近一元紅線。
*ST華信周二跌停,收于0.82元,跌停價尚有42.7萬手賣單。這是該股連續第12個交易日股價低于一元的股票面值,基本可以認為開啟了“面值退市”倒計時。*ST華業收報0.89元,連續第8個交易日低于面值;*ST大控連續第3個交易日低于面值,6月以來其股價反復在一元附近掙扎;而*ST歐浦上市以來首次股價跌破一元,周二收報0.96元。
按交易所規定,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上周四晚間,*ST雛鷹宣布停牌,原因就是股價觸發“面值退市”條例。目前*ST華信與*ST大控已多次發布退市風險提示。數據顯示,一季度末*ST華信、*ST華業、*ST大控與*ST歐浦分別還有8.1萬戶、7.24萬戶、6.43萬戶與4.61萬戶股東,不考慮重復持股問題,或將有26萬戶股民被“坑殺”。
除此之外,按周二收盤價計,兩市還有61家公司(正常交易)股價不超過2元,其中有38家ST公司,而5月初時兩市僅有18只“一元股”。ST銳電與*ST印紀周二收盤價低于1.05元,即若再出現一個跌停板,也將加入股價“破面”的行列。從年度表現看,*ST華業、*ST歐浦、*ST印紀、*ST利源等13只“一元股”的股價在年內出現腰斬,基本面上存在如業績不佳、債務違約、違法違規等問題。
有不便具名的分析人士稱,目前股價過低的幾只仙股都存在很大的退市風險。“上述公司股價的反復走勢已然反映出公司在努力降低面值退市的風險,但效果并不明顯。”他認為,中弘股份開啟了面值退市的大潮,在監管趨嚴、殼價值下降的背景下,基本面太差的公司很難“起死回生”。
該人士還表示,盡管半年報還在陸續披露中,但基本面不佳的一元股后續不太可能給投資人帶來驚喜,股價將進一步承壓走弱。他提示,已經持有退市風險過高股票的投資人應盡快離場、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