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0月14日訊 (記者陳燕青吳玉函)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上周末在出席“第八屆嶺南論壇”時表示,澳門證券交易所方案已經呈報中央,希望能夠將其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
“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方案確實已經上報中央,整體方案契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目前尚在研究階段。”深圳一位接近地方監管層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澳門證交所將與深交所、上交所協同發展,主要是為滿足產業升級需求,借助澳門離岸市場,通過發展特色金融來助推粵港澳大灣區高科技、中小企業發展。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聚集了深交所和港交所,澳門尚未有證券交易所。如果澳門證券交易所推出,如何定位?其影響如何?是否會對其他兩家交易所形成競爭壓力?記者詢問深圳相關金融主管部門,但截至發稿時,尚未能得到其回復。
對此,澳門金管局回應稱,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已委托國際顧問公司對此開展可行性研究。目前,相關研究工作正有序進行。考慮到澳門鄰近已有多個成熟的金融中心,澳門要在此領域有所突破,達致錯位發展,必須充分了解自身的優勢。因此,該可行性研究將以“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原則,并根據國家對大灣區的戰略部署作整體性的考慮。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提到了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其中便包括“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半年前,澳門金管局就曾表態展開可行性研究。今年4月26日,澳門金管局主席陳守信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澳門金管局正在計劃對此展開可行性研究。
最近一年來澳門金融業動態不斷。去年12月,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成為澳門首家提供債券登記、托管、交易及結算業務的金融機構,但其定位主要是債券發行的金融交易平臺,并未包含股票交易,至今已有三筆債券在該平臺掛牌上市。
今年7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在澳門首次發行人民幣國債20億元。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中央政府首次在澳門發行人民幣國債,是中央政府對澳門發展金融市場的支持,標志著澳門金融業邁進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澳門最主要的產業就是博彩業,博彩稅占據澳門特區政府稅收超八成,博彩業從業人員占比也較大。如果澳門證券交易所能夠推出,有助于改善澳門的經濟結構,預計澳門交易所與深交所、港交所錯位發展,雖然有一定的競爭,但整體更多是互補。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對記者表示,澳門交易所可能以股票和債券為主,以人民幣計價,成為離岸市場,一些內地的公司有可能通過這個平臺來發行債券和股票,不過估計初期規模不大。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萬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雅煌此前曾對媒體表示,澳門特色金融的主要內容是財富管理、人民幣清算中心及融資租賃。澳門財富管理與中葡人民幣清算中心可與債券市場緊密結合,以滿足龐大的發行人及投資人群體不同階段的財務需求,融資租賃市場則可充分發揮資源匯集的優勢,為融資租賃資產及產品交易提供流動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