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1月07日訊 (記者邱清月)11月6日安踏體育盤中股價再創新高,收報77.9港元;總市值已經突破2104億港元,折合269億美元,大幅超越阿迪達斯,后者市值在158億美元左右。
今年以來,安踏體育從36港元上漲至78港元附近,年內漲幅高達110%。關鍵是在此期間,公司還遭到了唱空機構接二連三的炮轟。
三季報顯示,安踏品牌零售金額同比增長10%-20%,FILA品牌零售金額同比增長50%-55%,其他品牌零售金額同比增長30%-35%,整體上升勢頭明顯。一時間,“增持”“買入”評級紛至沓來,有數十家機構做出上升評級的調整。中金公司認為,安踏體育銷售在三季度增長顯示出韌性,而其他子品牌也具潛力,維持“優于大市”的投資評級,并上調目標價約26%至94.64港元,給予“增持”評級。中信證券給予“買入”評級,給出目前的最高目標價95港元。
事實上,繼成為民族體育服飾品牌的龍頭后,安踏近年正積極進入國際賽道,就在上半年,安踏與方源資本和騰訊等組成投資財團,以46億歐元收購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股權。市場上還一度傳出收購彪馬的消息。從市值上看,安踏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體育服飾品牌,僅次于耐克。
提起體育服飾行業的大品牌,大家更容易想到的還是李寧。從股價上看,李寧的年內漲幅遠超安踏,期間累計上漲210.8%,最新總市值為597億港元。
相比上面兩家,同為港股上市體育品牌——特步國際的股價表現就很一般,年內僅上漲9.68%,總市值為115.8億港元。但從近三年來看,其上漲幅度還是不俗。轉型之后,特步開始發展多品牌組合,在跑步領域有一定的優勢。
對三家體育品牌的發展,業內人士指出,安踏和特步都是走多品牌道路,通過收購和協議合作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但不斷花大價錢帶來的資金風險以及多品牌的管控難題需要警惕。李寧是單品牌策略,其國潮時尚對年輕人的穿透力不容小覷,有強大護城河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