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1月12日訊 (記者鐘國斌)上周末,新三板改革細則基本出齊,市場期盼已久的精選層標準也已落地。當前投資者關心的是,哪些公司能夠入圍精選層?可能成功轉板的公司又有多少?
據了解,精選層入選標準以市值為核心,圍繞盈利能力、成長性、市場認可度、研發能力等設定。
精選層入選的具體標準有四套: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市值不低于4億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1億元且增長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市值不低于8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占營收比例不低于8%;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
此外,還設置了股權分散度相關指標。
參照精選層四套標準和股權分散度指標,哪些創新層掛牌公司符合入圍條件呢?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目前創新層掛牌公司共675家,符合精選層財務標準的創新層企業共有232家,占全部創新層企業的34.4%。其中,208家企業符合一項標準,49家企業同時符合兩項標準,13家企業同時符合三項標準,僅1家企業同時符合四項標準。合計共63家企業同時符合兩項及以上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符合上述標準的創新層掛牌公司,不一定能夠進入精選層。據了解,各家券商研究所篩選結果略有不同。
申萬宏源新三板資深高級分析師劉靖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機構并不需要關注那么多潛在標的,只要盯前二三十家頭部公司就行。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認為,從純財務角度來說,目前的聯訊證券的統計顯示有322家創新層公司可以入選精選層,但不是根據財務標準統計出來的創新層公司一定能進入精選層。“這322家企業需要重點考慮公開發行的成功性,這里面將會涉及企業成長性、行業地位以及發行市盈率等情況,所以最終能正常發行的企業所占比重不會很高。”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轉板熱情高漲。據統計,年內上會(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的215家企業中,有50家來自新三板,占比23.26%。其中,4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順利過會,過會率達90%。
入選新三板精選層公司中,有多少家公司有望轉板呢?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少家公司入圍精選層不重要,投資者更關心的是有多少家公司有望轉板。“現在新三板掛牌公司約1萬家,最終可以通過轉板機制上市的只是少數。”他認為,能夠入選精選層公司大約100多家,而能夠試點轉板的公司有10多家就不錯了。他表示,在過去7年間,累計有983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開展過上市輔導,346家申報過IPO,但最終只有80家公司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