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1月20日訊 (記者陳燕青)英飛拓18日晚發布公告,控股股東JHL擬向深國資旗下的深投控協議轉讓公司5%股權,每股轉讓價5.73元,總價3.43億元,協議轉讓完成后,深投控將持有英飛拓26.35%股權,這意味著深國資再添一家控股上市公司。受此利好刺激,英飛拓開盤即被巨單封死漲停,該股今年大漲五成。
資料顯示,英飛拓是國內領先的智慧城市方案提供商和建設運營服務商。去年6月,深投控通過定增取得英飛拓12.74%的股份;同年12月,深投控再獲得控股股東轉讓的8.61%股份,合計持股達21.35%,躍升至公司第二大股東,如今將成為第一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深投控表示,在通過原實控人放棄部分投票權的方式實現控股后,仍將遵守并延續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以管資本的方式參與英飛拓公司治理。這意味著英飛拓現有管理團隊仍將享有充分的自主經營權,原控制人及其團隊還會長期參與經營管理。
深投控稱,將利用其優勢,為英飛拓對接深圳市國資體系內與公司經營范圍相關的業務資源。此外,深投控將利用其在資金和金融資源優勢,協助公司擴大銀行授信額度,提高融資數額,降低融資成本。
記者注意到,為緩解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危機,去年以來深國資先后入股科陸電子、麥捷科技、怡亞通、鐵漢生態、達實智能、和而泰等公司,目前已對科陸電子、麥捷科技、怡亞通、英飛拓等實現了控股。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一些民企上市公司通過引入國資股東,一方面解決了資金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國資帶來的市場、項目支持,從而做大做強。
深圳國資改革也在提速。今年8月,《深圳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也隨即獲批。《方案》提出,深圳地區要實施“上市公司+”戰略,即依托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加大市場化并購力度,推動國資向上市公司集中。
據統計,深圳國資委目前共有25家直管企業,控股上市公司28家。深圳國資目前仍有10家直管企業旗下沒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深圳水務、深圳巴士、東部公共交通、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