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1月27日訊 (記者鐘國斌)26日,浙商銀行A股上市首日以4.95元開盤,盤中最低4.88元,跌破發行價4.94元,隨后股價迅速拉升,報漲10.32%。截至收盤,浙商銀行A股收報4.97元,上漲0.03元;換手率45.84%,振幅逾14%。據了解,浙商銀行A成為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首只上市首日盤中破發的新股。
實際上,浙商銀行上市首日盤中破發,在前期已有征兆。11月19日,浙商銀行公布發行結果,網上、網下投資者棄購金額合計達6628余萬元,與0.69%的中簽率一道創下了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11月以來,新股生態似乎正在發生變化,A股市場“新股”破發頻現。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收盤,在今年上市的新股中,包括重新上市的招商南油和吸收外運發展上市的中國外運在內,有11只已經破發,其中,科創板破發的新股6只,如久日新材、容百科技等,A股主板破發的新股5只,如寶豐能源、渝農商行等。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IPO常態化令新股稀缺性不再,新股不敗、新股比老股貴將一去不返。A股市場最不缺的是新股,而最稀缺的是好股票。“浙商銀行A股破發很正常,很多銀行股都大幅破凈了。”他認為,新股首日破發是市場化定價改革后的正常現象,新股破發代表著A股市場向成熟市場靠攏。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銀行股破發其實是正常現象,目前上市銀行絕大部分估值處于低位,打新的賺錢效應沒有以前高了。
申萬宏源證券桂浩明表示,新股上市表現不佳,根本原因在于發行價偏高,如渝農商行和浙商銀行發行市盈率均高出二級市場銀行股水平,而科創板久日新材、昊海生科發行市盈率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匯豐晉信恒生A股龍頭指數基金經理方磊表示,對IPO的合理估值、定價將成為未來打新產品管理者的核心競爭力。“目前一些機構已經開始有選擇性地參與新股報價,隨著對上市公司研究的深入,這樣的機構投資者會越來越多。”
深圳新里程總經理賴戌播指出,基金等機構開始調整打新策略,個人投資者在打新之前應認真研究公司基本面狀況,考量個股是否具有投資價值,股票上市后上漲空間大不大?優中選優、精選個股,挑選性價比高新股進行申購。他認為,大盤股、發行絕對價高的新股上市漲幅小,甚至可能存在破發的風險;而小盤股、發行絕對價低的新股,上市后股價上漲空間相對較大,上市首日破發的風險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