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2月03日訊 (記者陳燕青)近期,以白酒和醫藥為代表的部分消費白馬股出現大跌,帶動滬指上周五創出調整新低,也引發了市場對于消費白馬股抱團取暖是否終結的熱議。
整個11月可以說風格輪換較為明顯。建材、鋼鐵、煤炭等周期股雖然近幾日回調,但全月來看依舊是為數不多的上漲板塊,而農林牧漁、醫藥、食品飲料等年內強勢板塊均有所回調。
數據顯示,白酒股龍頭貴州茅臺最近半個月從高位累計最大跌幅約10%,醫藥股龍頭恒瑞醫藥從高位累計跌幅約12%,愛爾眼科累計跌幅約18%。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北上資金大幅涌入A股,但對貴州茅臺從3月開始就連續減倉,持股由1.21億股,減持至目前9879萬股,兌現了逾200億元。此外,愛爾眼科11月也被北上資金減持683.5萬股。
三季報顯示,部分消費白馬股業績增速已低于市場預期。如順鑫農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1666.43萬元,同比下降69.71%;洋河股份第三季度凈利潤15.65億元,同比下滑23.07%。
記者在與多位私募、公募等機構人士交流時發現,對于消費股已出現明顯分歧,大多數人認為短期需要休整,明年能否再度上漲取決于業績增速是否超預期。
“白酒和部分消費醫藥明年業績增速很可能回落,像愛爾眼科、通策醫療估值高達七八十倍,現階段回避為宜,”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高管坦言,“從歷史經驗來看,抱團取暖是基于熊市邏輯,如果資金風險偏好開始擴大,往往是空頭衰竭、即將反彈的信號,所以消費白馬股的補跌對市場來說不見得是壞事,預計從消費股出來的部分資金會流入到低估值的金融地產及高成長的科技股。”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依然看好消費白馬。他對記者表示,白馬股不斷創出新高,實際上反映了各路資金對于白馬股的價值認可度越來越高,而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是“抱團取暖”。除了一線藍籌股,未來投資者也可關注部分細分行業的二線藍籌股。
廣發證券認為,本次“抱團”調整與歷史類似,“抱團”品種與低估值品種的相對估值和相對持倉均處于高位,當前通脹上行預期下流動性較難支撐高估值品種繼續“上拔”,而地產鏈景氣度則顯示出韌勁,基建擴張預期升溫,PPI將企穩上行、工業品去庫存周期近尾聲,有望進一步推動高低估值品種的剪刀差收斂。后市建議優選低估值地產鏈龍頭,耐心等待高景氣品種估值消化后中期布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