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證監會宣布通過試點定向可轉債作為支付工具,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這意味著并購重組政策再出利好。在監管層的鼓勵下,最近一個月并購重組審核較國慶前明顯提速。
受利好消息刺激,光伏板塊5日逆市大漲。截至收盤,板塊七成以上個股上漲,其中,陽光電源、泰嘉股份、隆基股份、林洋能源等9只股票漲停。不過,停牌逾5個月的首航節能復牌后跌停。
根據央行公告,11月5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35億元,無逆回購操作,此次MLF期限為1年,操作利率為3.3%。
突然間,科創板就要來了。一起來的還將有試點的注冊制。這個消息在市場上會留下獨特印記,沒什么好奇怪的。將要到來的科創板和注冊制必定會改變一些什么,但是也必定有些事情無法改變。
截至2日收盤,滬指從10月中旬低點反彈近10%,創業板指接近14%。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后續包括引入海內外中長線資金、降低印花稅等利好政策仍可期待,反彈行情有望延續。
上周A股延續反彈,滬指單周上漲3%,創業板指單周大漲6.74%,被稱為“聰明資金”的北上資金更是加速買入,創出單周歷史新高。
近日,上交所表示,將立足于交易場所的自律管理定位,堅持基于監管規則、以市場自我調節為主、監管引導為輔的原則,審慎評估并適度調整交易監管相關措施,避免影響干預正常交易行為。
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強調,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受此消息刺激,人工智能概念股周四掀起漲停潮。
11月份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股指的表現一度非常亮眼,但是部分權重的拖累使得股指沖高回踩,形成虎頭蛇尾。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606.24點,上漲3.46點,漲幅0.13%,成交額1802億元。
據證監會昨晚發布的消息,近期,結合市場情況,多家上市公司積極研究在并購重組時引入定向可轉債,部分公司已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布了截至2018年9月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公募基金資產總額由8月末的14.08萬億元減少為13.36萬億元,為最近三個月來首次降低。
十月的最后一個“收官日”,A股三大股指反彈幅度均超1%,兩市再迎普漲格局。隨著反彈行情的延續,從技術面來看,A股三大指數的“小雙底”圖形已經愈加明朗,十一月的反彈行情值得期待。
昨日上午,正在上海舉行的進博會傳出了有關資本市場的重磅消息,上交所將設立獨立于現有主板市場之外的科創板,并且進行注冊制試點。
受10月初全球股市大跌拖累,臺股結束了史上堅守時間最長的萬點紀錄,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自去年5月突破萬點以來,臺股持續在萬點上方運行了一年多,卻始終未能觸及12495點的歷史高點。重溫臺股近30年前的瘋狂歲月,至今仍能讓不少臺灣老股民血脈賁張。
本周以來白馬股現普跌,但藍籌ETF基金份額現逆市增長。數據顯示,上證50、滬深300等藍籌指數ETF成為吸金利器,本周兩個交易日有超過20億元資金入場抄底。
集思路數據顯示,近期消費、醫藥等白馬股連續下跌,相關分級基金業因此而集體逼近下折線,醫藥B、轉債進取等18只分級基金已拉響下折警報。
10月30日,受隔夜美股大跌影響,滬深股市低開后快速下殺,后在證券、保險等板塊的拉升下,滬指、創業板指、深成指先后翻紅。午后,因證監會罕見盤中喊話減少交易阻力,題材股復蘇,金融股持續發力助三大股指持續走強。
受證監會交易時段的表態刺激,A股30日探底回升,中小創從盤中下跌2%轉為收盤翻紅,實現了大逆轉。截至收盤,創業板指上漲0.76%,中小板指上漲0.29%。此外,小市值個股批量漲停,恒立實業、綠庭投資、恒天海龍等數十只小盤股紛紛漲停。
1986年第一家本土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誕生以來,中國的私募股權迄今已達近萬億元投資規模,在全球市場已占得一席。數據顯示,2017年披露金額的2999起投資事件的金額共計9938億元人民幣。
作為價值投資的標桿,貴州茅臺昨日一字跌停,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這個罕見的跌停不僅套住前幾日試圖抄底的投資者,同樣令三季度增持的機構踩雷。在當前階段,白馬股補跌,高價股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