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三大股指均呈現沖高回落走勢,整體成交量繼續維持在2500億至3000億的地量水平,在金融板塊數次護盤滬指2700點不破的背景下,資金炒作方向依舊圍繞超跌的低位、低價等問題股展開。
景峰醫藥(000908):子公司貴州景誠獲藥品GMP證書,通過認證的酊劑生產線品種為“鎮痛活絡酊”,年設計產能300萬瓶,該線為新線,屬首次認證;
騰訊發力計算機視覺 將推動人工智能迎來質變;華為與微軟商談AI芯片領域合作、相關公司受關注;國內首條VCSEL芯片完整產線投產、激光3D傳感有了國產芯;我國首次合成阿波霉素 可治療超級細菌用量還低幾百倍;菜鳥打造全球首個全品類“綠倉” 實現物流業循環箱全流程覆蓋
國常會: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商務部回應美擬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媒體:社保基金正醞釀加大抄底力度,對新組合試點長期考核
7月末,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開始亮相。該產品的管理費率只有0.75%,業績報酬計提比例只有10%。相較于國內私募產品同類相關費率是全線打了五折。曾有業內人士表示,貝萊德此舉或將改變國內私募界生態環境。
根據中債登最新統計顯示,截至8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債登的債券托管量達14120.84億元,環比增加約580億元,較年初增長44.96%,這是外資連續18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累計增持人民幣債券總量達4379.39億元。
受美股科技股下跌和亞太股市集體下挫影響,昨日A股短暫沖高后震蕩回落,午后跌幅擴大,滬指盤中跌逾0.70%,失守2700點。
據WIND數據統計,滬指998點、1664點、1849點、2638點市盈率分別為13.2倍、14倍、12倍、17倍,市凈率分別為1.6倍、2.1倍、1.5倍、1.8倍。從估值結構來看,4次熊市大底時市盈率在0-40倍之間的個股占比分別為60%、72%、54%、34%,而40倍以上個股比例分別為23 ...
繼華夏基金旗下養老目標基金率先進入發行期后,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也將于9月10日起發行。此外,有基金公司預計,其他相關產品也有望在9月份正式發售。這意味著首批養老目標基金正陸續拉開銷售大幕。
9月3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公布了公募基金最新管理規模數據。截至2018年7月底,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3.83萬億元,較6月增加1.13萬億元,管理規模創歷史新高。
周二滬深兩市雙雙低開后沖高回落。至收盤,滬深股指集體收漲,兩市主要股指除創業板指外均漲逾1%。對比近期總體負值較大情況來看,周二為較小凈流入正值,因此后續投資者可保持觀察此指標的變化。
有消息稱,年底之前可實現首家滬倫通企業掛牌交易,這意味著滬倫通有望年內正式啟動。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滬倫通的推出意味著A股國際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將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9月4日,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瑞銀證券預測,A股市場估值逼近歷史大底,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9月4日,普華永道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指出,科技為金融服務賦予了巨大動能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系統性風險來源。
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勢疲弱,各大指數跌幅均在兩成左右,個股更是九成下跌。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資金卻通過滬深股通、QFII等渠道逆勢增持,多家外資私募也紛紛發行產品準備抄底A股。
公募基金2018年半年報日前已披露完畢。上半年,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多利空因素影響,A股進入震蕩調整期,公募基金收益出現“股弱債強”的情況。
股指節節下挫,成交持續萎縮,這樣的市場走勢給人的印象是場內資金流出股市、增量資金日益貧乏。然而,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明確表示,今年前8個月,約有350億美元的外資北上進入A股市場,遠超預期。
自《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落地以來,銀行業轉型開始“加快腳步”。普益標準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新發行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共1107只,其中,國有控股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量接近八成。
9月4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召開第138和139次工作會議,四家公司申請IPO,其中,新疆交投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錫上機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鉑科新材股份有限公司過會。
據云財經獨家資金數據,截止收盤,創業板T1(T1代表市場人氣)收在零軸下方,多空比數據(代表資金流)顯示創業板資金呈現凈流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