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是一名“90后”女生,目前在南山區從事文職類工作。雖然網名單調而高冷,但她說自己是一個挺外向的女孩:既是“工作狂”,也是“剁手族”,特別喜歡運動,還有文青情節:因為喜歡北島的《島》,所以一直用“島”作網名。
“島”去年在網購上花了7萬元。“不網購一樣要花這個錢,很多好東西在線下買不到。”她說。對于即將到來的天貓“雙11”,“島”在言語間透露著一絲激動:“天貓上已經開啟全球好貨的預售了,我選好了Foot Locker運動鞋和圣羅蘭面霜,更多心儀已久的寶貝還繼續在挑選中。”
“現在的天貓有來自全球的品牌商品,生活變得更加精致了。”她補充道。
“雙11”讓購物視野更開闊
“島”調侃地表示,“工作狂”是被工作“逼”出來的,其他的愛好,網購是物質支柱,運動是身體本錢,文藝是精神食糧。“我也不想拼命工作啊,可是工作不努力我就不能買買買了,那樣活著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她說著便哈哈大笑起來。
每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最讓她感到開心的就是打開天貓的那一刻。“島”在天貓上發現了很多好玩有趣的寶貝。“六神花露水風味雞尾酒、辣味士力架這樣的黑暗零食你吃過沒?我告訴你,口感一般,但這些神奇的東西可以增添生活樂趣。我們這代人沒有看電視的習慣,一個人住也沒有可以聊天的人,網購能撫慰身心,而天貓‘雙11’是解除疲憊的良藥。”她說。
在“島”看來,天貓“雙11”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促銷購物節,它已然發展成一場都市白領的“消費升級啟蒙運動”:“天貓‘雙11’讓我的購物視野更加開闊了,很多潮牌、品質商品都是在天貓‘雙11’上發現的,比如戴森,我在前年‘雙11’的時候開始了解它,東西確實非常好用。”
清空購物車成為一種“儀式”
“島”已經記不起自己參與過多少次“雙11”了。“大概有七八次了吧,別看我歲數不大,對買東西已經很有研究了。”她笑著說。
她印象比較深的是剛上大學那一年。“2012年,在寢室里,我和室友坐在電腦前等著0點結算,大冬天的,南方沒有暖氣,腳下還泡著熱水。”她回憶道。由于支付筆數太多,有同學甚至半個多小時還沒有下單成功。“那時候硬件和技術沒有現在這么好,你看最近幾年的天貓‘雙11’,支付順暢,好的東西越來越多。”
“島”認為,在天貓“雙11”這天把自己的購物車清空已經成為一種“儀式”:“并不是因為那一天會打折,這就像中秋節要吃月餅一樣,不買就會空虛懊惱,覺得那太委屈自己了。”
當然,除了買買買,“島”還是一個運動達人,每個周末都抽空去健身房,不那么忙的時候也會和朋友去跳舞。最近,“島”驚喜地發現天貓上線了自己喜愛的運動品牌Foot Locker,她毫不猶豫地將一雙1000多元的運動鞋放進了購物車。
“島”說,她希望以后可以賺很多錢,然后去環球旅行。“純粹去玩,不買東西,大包小包提著太累了,要什么就到天貓國際上買。”說著她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