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購物異軍突起,北京市互聯網消費規模快速擴張,2017年,北京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零售額突破237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0年增長近20倍。最新一項有關“雙11”網絡購物節的調查顯示,居民的網購消費趨于理性。
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北京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零售額由120億元增至2371億元,增長近20倍。
2017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或服務支出為952元,較2013年增長158%,年均增速高出同期全市人均消費支出增速20.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網購支出1073元,是2013年的2倍;農村居民人均網購支出180元,年均增長38.7%。
統計部門表示,網絡購物普及以來,在智能移動終端的助推下消費更加便捷化、快速化,推動了互聯網消費的增長。同時,共享經濟成為一大亮點,而外賣、教育培訓等有特定消費群體的類別消費熱度不減。傳統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習慣正在被重新塑造,全新的消費時代已經到來。
統計部門指出,2009年至2018年是“雙11”網絡購物節自誕生到逐步成熟的10年,也是中國網絡經濟飛速發展的10年。近期開展了關于“雙11”網購消費節的相關電話調查,范圍涉及北京市16個區,調查對象為18至65周歲且在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2000名居民。
調查顯示,有47.6%的被調查者參與今年的“雙11”網絡購物節,居民的網購消費趨于理性。在參與“雙11”購物的消費者中,有66.1%的被調查者是因為有實際購物需求。
調查還顯示,消費者網購的商品種類趨于多元,但更傾向于日常生活所需。而網購消費有較明顯的年齡差異,21歲至30歲年齡段的被調查者參與率最高,為67.9%;61歲及以上被調查者參與率最低,為30.5%。
從購物金額來看,參與網絡購物節的被調查者消費金額多在8000元以內,其中在4000元以內的最多,占80.1%;消費金額超過12000元的被調查者較少,為1.3%。(記者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