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3月13日訊 (特派記者吳德群蔡青方慕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令我們港企在深圳落地發展前景更加值得期待,將依托粵港澳合作平臺加大研發成果的產業化。”來自香港的人工智能醫療創新科技企業、瞳訊醫療科技有限公司CEO陳漪霖表示,《規劃綱要》發布后,在深的粵港澳青年創業團隊倍受鼓舞。
記者日前走訪深港兩地接壤地帶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里充滿了朝氣與活力。在這片備受期待的區域,未來有望發展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以及《規劃綱要》提出的廣深港澳科技走廊的樣本示范區。
高新科創團隊紛紛入駐
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為港澳創業團隊提供一流環境的創新創業陣地,目前已有23家高新科技創業團隊入駐,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療、物聯網等領域。
來自香港的創業者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表示,已在深圳有20多年的創業經歷,目前主攻無創血糖監測智能硬件產品研發。“我見證了深圳這座改革開放前沿城市的飛速發展,《規劃綱要》讓人感受到國家層面開放創新的決心和對港澳創業者的支持。”何耀威表示,處于初創企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深圳市聲希科技團隊是專注“人工智能+”的在線教育創業團隊,團隊相關負責人孫立發是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博士。“《規劃綱要》突出科技引領,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業中心定為重要方向,向科技要發展。”孫立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自己公司將大有可為。
多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景很好,很多深港企業家也希望在這個區域設立研發機構。”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說,該合作區不僅可以享受香港稅制和自由港的優勢,還擁有吸引國際人才的獨特優勢。
目前,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包括香港境內管轄的1平方公里和深圳河北岸深圳管轄的3平方公里區域,即“1+3”的概念。“在這個科技合作園區內,可以率先實現生產要素流動的打通,做成真正意義上兩制優勢疊加的跨境合作區。”
福田區有關負責人說,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規劃綱要》中唯一一個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合作區,同時也是唯一一個雙方跨境接壤互聯互通的合作區。在治理結構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也走起了市場化路線,雙方互派董事,共同創新,協同治理。
各方看好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不久首批11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344億元。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于深圳福田河套地區,福田有一個與香港24小時連通的皇崗口岸,這里本身就有一定的香港文化沉淀,這些都是優勢。而福田保稅區本身也適合實施一些新政策,部分進出口制度有利于公司的業務發展。”深港澳創新創業基地港方運營團隊主理人陳升表示,計劃今年在福田保稅區開設文創方面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