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5月18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的指導下,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市文化金融中心)承辦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座談會在深圳文交所6樓會議室圓滿舉行。
座談會現場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領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代表,以及來自26家“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代表一同出席此次座談交流會,共同探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文旅融合與創新發展之路。
以文化振興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之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發展需要一系列的要素“鑄魂”,文化是靈魂,金融是翅膀,文旅融合是手段。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成立“文化產業板”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專區,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品牌建設提供解決方案。座談會上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總經理助理、文化金融中心分管領導王曉銳首先介紹了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文旅資產托管平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專區”的解決方案,就目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發展建設遇到的困境,為其提供掛牌、一對一診斷、常態路演推介、文化金融大講堂等一系列的培育輔導服務,通過“IP”托管、文化藝術資產與城鄉建設規劃、文旅資產流量管理與IP打造、文化藝術與文旅項目融合、文化金融城市學院-文旅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等手段推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文旅融合發展。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曾繁文發表了以鄉村振興與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創新發展為主題的演講。曾院長提出了以“規劃引領、創意驅動、融合發展、人才帶動”四個戰略,打造“可固化、可復制、可輻射”的經典案例,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建設發展提供示范經驗。
知名文化旅游行業專家、驢媽媽集團華南大區總經理陳鴻章以神垕古鎮為案例,提出“文化旅游是對文化的消費,旅游文化是對文化的創造”,詳細介紹了如何以文創活化傳統文化藝術,打造鮮明的IP形象、設計有共鳴的文創商品、建立輕盈的文創空間,為后續“中國民間文化之鄉”的文旅建設發展提供參考。
嘉賓發言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文旅專家李成榮深度介紹了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文旅資產和流量管理專區,提供了文旅資產的運營思路。以“文化+”,“藝術+”的發展模式,通過文交所文旅資產和流量管理平臺,建立產業流量及動能,對接資源,推動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實現產業化。
深圳文交所總經理助理、文化金融中心分管領導王曉銳
經過一系列的深度交流,最后深圳文交所總經理助理、文化金融中心分管領導王曉銳總結道:“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建設發展,需要通過“配政策、建平臺、組智庫、匯資本、出產品”來尋求解決之道,深圳文交所擬以省為單位打造重點案例,行成產業報告和大數據分析,建立宣推矩陣,打通互聯網渠道,增強媒體效能;建立服務、孵化體系、跟蹤體系;設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IP排行榜,打開流量入口;開設無形資產的評估課程;助力“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品牌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民間文化藝術文旅融合和創新發展。(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