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2020年2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趙方圓 張露)宅家不出門,廚房小家電自制美食;理發店不開業,個護小家電自己理發......受到疫情影響,加之社交平臺推廣,宅家經濟再度捧熱各類小家電,帶動小家電板塊上揚。
周一學做涼皮,周二炸油條,周三烘蛋糕,周四烤曲奇,周五榨果汁.....春節期間雖然一直宅家不出門,孟女士卻把自己練成了“大廚”。她告訴記者,自己算是“沖動消費者”,因為社交平臺、大大小小購物節的推廣,對小家電情有獨鐘,每年雙11、雙12都會“剁手”許多小家電產品。
“美容儀被閑置一年半、多功能鍋一年多用3次、復合功能的烤箱密封性差、許多功能很雞肋,用過一段時間也閑置了......我買回來的大多數小家電,用過一次后就被閑置,總想著有一天能夠再用到,但它們一直在角落吃灰。”
令孟女士沒有料到的是,今年春節假期,因為疫情不能出門,曾經被她“冷落”的小家電再度輪番登場。“這段時間宅在家中,一是空閑時間比較多,可以用閑置的小家電研究美食;二是周圍許多朋友都在朋友圈曬自制美食,自己也蠢蠢欲動;并且真的非常想念外面的各種美食,所以就想到了自制來解饞。”孟女士說。
記者注意到,近期由于疫情催生的“宅”經濟火熱,無論是在朋友圈、抖音還是微博等社交平臺,宅家曬美食都在逐漸流行。某家電經銷商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我們專門針對小家電品類,做了許多微信秒殺和網購活動,效果很不錯。”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告訴記者,相比大家電,小家電很多品類的普及性沒那么高,再加上互聯網渠道的下沉,小家電市場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在疫情影響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受經濟學上“口紅效應”的影響,價格更親民的小家電很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當然,小家電要行穩致遠,還需要在市場走熱的同時加強標準體系、技術研發、場景創新等工作。”丁少將表示。
記者了解到,去年,家電線上銷售的市場規模占整體家電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小家電因單價低、體積小等特性,此前已經成為家電全品類中線上銷售占比最大的一類家電產品。此次疫情期間,線上消費進一步得到了充分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