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18日訊(記者許依妍)日前,記者在位于南園街道的華強南商圈看到,街上的車輛行人絡繹不絕。打包裝箱、寄送貨物、戶外交易……隨著通訊市場陸續復市,這里也逐漸恢復節前的繁忙。據了解,華強南商圈有通訊市場共30家,經營面積約6.5萬平方米,從業人員約1.3萬人,截至目前,已有25家通訊市場復市,超7成商戶復工。
3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通天地通訊市場,現場看到各商戶和顧客需佩戴口罩進場,入口處有裝置一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一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屏幕前對采集到的人員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市場在3月6日開始正式復市,現在已經有七成商戶復工,日均客流量已達1600人。”通天地市場董事長李玉鵬告訴記者,為了做好市場防疫防控工作,同時提高效率,相比于手動測溫儀,利用這種新型測溫儀要高效準確得多,還能在檢測到人員體溫異常時自動報警。此外,記者注意到,市場內隨處可見用于消殺的紫外線燈和消毒液噴霧器,防疫和經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據介紹,作為華強南商圈規模較大企業,通天地通訊市場占總體份額約一半,共有商戶近5000戶。為了避免同時復工引起人員大量聚集,市場采取預約交易、限時營業、錯號營業、就餐禁止等措施,實現“一場一策、分批復工”。同時,市場還裝有新風系統,保證每人每小時平均40立方米的新風量,并在出入口增設了26臺排氣扇。
“在這里做生意很放心,每天都能看到很多街道和市場管理方的工作人員在市場里做消毒和管控的工作。”在市場內經營手機配件的商戶老板吳小華表示,雖然目前檔口生意還是不如從前,但一切都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這讓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南園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考慮到各通訊市場由于經營模式特殊、人流量大、流動性強,一旦復工可能存在疫情大規模傳播的風險。針對這一難題,街道按照上級復工指引要求,分階段、分重點進行通訊市場復工工作。在疫情高發期,街道以規模最大、從業人員最多的通天地等企業為突破口,引導轄區通訊市場延遲復工。并在延期復工期間為內部商戶進行減租,避免企業矛盾激化;在疫情趨穩后,成立通訊市場復工復產現場指揮部,對復工人流、周邊交通、防疫措施等情況進行現場排查管控,為市場復工營造有序、安全的復工氛圍。據悉,截至3月15日12時,南園街道企業復工率72%。其中“四上”企業復工率100%;“千家”重點企業復工率100%;“三小”門店復工率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