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2020年6月23日訊 持續了半個多月的“6·18”大促終于落下帷幕,作為疫情暴發后的首個全民購物節,京東、天貓兩家電商平臺的下單金額都創造了新紀錄,成功地掀起了一波消費高潮。對于尚未走出疫情考驗的中國而言,“6·18”交易數字所代表的意義遠遠超過了一場消費狂歡。各大電商平臺“6·18”大促的驕人業績不僅證明了網購的旺盛生命力,還表明我國零售業正在強勁復蘇,更展示了中國內需引擎的強大力量。
“6·18”成為激發消費潛能的能量場
“2692億!”6月18日24時,京東總部的交易顯示屏定格在這個數字上。這意味著,從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超過2692億元,是京東“6·18”年中購物節創立17年來的歷史最高紀錄。和去年的2015億元相比,今年京東“6·18”的累計下單金額同比增長了33.6%。
在京東創造歷史新紀錄的同時,天貓也公布了從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期間的“6·18”累計下單金額:6982億元。這同樣是一個新的紀錄。
另一家電商平臺蘇寧易購雖然沒有公布“6·18”期間的累計下單金額,但其在6月18日當天公布的戰報顯示,截至當天中午12點半,蘇寧易購全渠道銷售額已經超過去年“6·18”全天;截至當天18點,蘇寧傳統優勢家電3C(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類目整體增長118%。
從6月1日到18日,今年的“6·18”大促持續了將近20天,戰線拉得很長。期間,除了各種花式促銷手段外,各大平臺也推出了大力度優惠,吸引消費者不停“剁手”。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聯合電商平臺發放消費券,鼓勵消費者盡情“買買買”。例如“6·18”期間,天貓平臺、各地政府和商家一共發放了140億元的消費券和補貼。京東也推出了“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等活動,發放了“百億消費券”。
巨大的投入撬動了更大的消費潛能,也帶來了更大的生意增量,帶動了更多的就業,為經歷了疫情沖擊的中國經濟注入了動力,為企業回血復蘇帶來了希望。
今年疫情期間,阿里巴巴經濟體給出海量資源,扶助中小商家,抹平了疫情帶來的影響?!?·18”期間,淘寶中小商家獲得的訂單比去年同期多出了整整10億單。天貓“6·18”也成為創業、就業的大舞臺。疫情發生以來,超過200萬人涌入淘寶開新店,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可以撐起一家人的生計。天貓“6·18”銷售額高速增長背后,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就業崗位,也再次證明數字經濟就是實體經濟。
和天貓一樣,京東“6·18”也成為今年國內外品牌最大增量場之一。京東大數據顯示,“6·18”期間,187個品牌實現下單金額破億元。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大家電銷售逐步回溫,“6·18”期間,京東平臺空調累計成交額同比去年翻倍,冰箱和洗衣機累計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130%;高端零冷水熱水器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超三倍。與此同時,身為坐鎮主場的東道主,京東電腦數碼通過推出“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等舉措刺激消費,助力中小企業迅速“回血”,制造業、服務業、互聯網等行業采買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100%,而在中小企業采買中,辦公相關品類銷售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40%。
當城鄉消費被全面引爆時,低線市場也展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18”期間,京東大商超帶動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03%。天貓的數據則顯示,“6·18”期間,天貓、淘寶平臺上,有1700種農產品銷售額翻了一番。
由于疫情蔓延全球,我國外貿出口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在國家出口轉內銷的政策導向下,電商平臺成為外貿企業消化庫存、渠道轉型的重要渠道?!?·18”期間,出口轉內銷企業和產品也得到電商平臺的大力支持。“6·18”期間,天貓、淘寶成為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重要渠道。據悉,從4月以來的短短幾個月,新上淘寶的外貿工廠就有數萬家。京東也扶持了大量的外貿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順利地實現了出口轉內銷的渠道轉型。
與以往的消費拓展升級不同,由疫情催生的“互聯網+”趨勢帶有明顯的數字化轉型特征,是信息經濟對生產生活的一次融合改造,影響更為深遠。電商所引領的創新能夠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不僅是交易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還帶動著很多傳統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促進生產消費結構性調整,進一步擴大市場邊界。
直播帶貨站上“6·18”大促C位
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和往年非常不同的一點是,直播成為今年最火熱的零售場景創新,站上了大促的C位。這一方面由于全民直播的熱潮涌起,直觀而生動的直播方式更容易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另一方面源于今年疫情阻斷了消費者走向實體店的腳步,令很多商家不得不通過線上直播賣貨,從而在直播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天貓和淘寶一直是直播的引領者,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都是在淘寶直播平臺成長起來的。今年“6·18”期間,阿里系進一步加碼直播,尤其鼓勵商家和企業直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6月19日發布的《618淘寶直播創新報告》顯示,“6·18”期間,淘寶直播的開播場次同比大漲123%。品牌、商家的自播強勢崛起,開直播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60%。
作為創新模式,直播帶貨不僅在疫情期間支撐起商家的持續經營,更在“6·18”這個上半年最重要的“回血”節點激發出更大的潛力。淘寶直播數據顯示,各行各業都在做直播,并且不斷用創新打破“固有認知”,尤其是3C數碼、家電家裝這些此前被業界認為并不適合做直播的行業,今年反而增速最快、勢頭最猛。在九個成交過億元的淘寶直播間中,有七個都來自這些“黑馬”行業。
今年“6·18”,蘇寧易購也組織了直播超級秀,聯手明星和各大電視臺以及社交平臺展開跨界直播。根據蘇寧易購發布的數據,截至6月17日23點40分,蘇寧易購“6·18”超級秀成交額突破50億元。
不過,今年“6·18”更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直播。今年的京東“6·18”第一次將直播放在戰略核心位置,用京東集團副總裁韓瑞的話說,京東直播是首次在“6·18”C位出道。對于京東而言,今年“6·18”也是其構建直播業務體系的一次實戰演練,為此,“6·18”期間,京東花大力氣打造了一個全品類、全場景、跨平臺、泛娛樂的直播生態體系,300多位明星和超過500位總裁來到京東直播間下場帶貨,連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也親自上場,足見京東對直播的重視程度。
在強大的陣容下,京東“6·18”也創下了多個直播紀錄,并收獲了不小的成績。“央視Boys”創下13.9億元直播帶貨紀錄、京東聯合快手開啟品質購物專場單日帶貨達14.2億元、搖滾歌手崔鍵在京東直播前浪后浪系列音樂會中吸引了1122萬人觀看……“從6月1日到17日,京東直播的日均場次,相較于去年‘雙11’期間整整增長了14倍,帶貨額較去年‘雙11’期間增長了21倍?!本〇|直播內容生態負責人張國偉透露,此外,“6·18”期間,還有超過300位地方包括縣長、市長在內的政府各級領導走進京東直播間,并有120個全國重點的產業帶上線京東直播。
和以往依靠主播、網紅及達人帶貨不同,今年的電商直播趨勢有了明顯的變化,企業和商家直播崛起并成為主流,平臺+總裁或明星”帶貨展現出驚人的銷售能力,而網紅、達人帶貨則顯示出不斷衰弱的跡象。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淘寶直播的帶貨能力成為商家增長的主要動力,“6·18”期間,企業直播成交占比超過70%,達人直播成交占比僅占30%。在15個成交破1億元的淘寶直播間中,9個都是品牌、商家自己的直播間。
物流提速背后是新基建能力升級
不可否認,每一次電商大促都是物流快遞的校驗場,今年“6·18”也不例外。對于電商來說,物流是基礎配套設施,它的發展變化也會給電商行業帶來極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多年來電商物流一直在提速提質,并且在電商大促物流配送方面也越來越有經驗,但是快遞速度依然是電商大促最大的槽點。直到今年“6·18”,快遞速度變快了,快遞企業也不再手忙腳亂,以往大促中的快遞積壓、配送慢等痛點成為過去式。并且,在今年“6·18”大促中,物流速度不僅越來越快,平臺通過物流對商品管理也越來越精準,這無疑是個亮點。
6月18日零點剛過,天津消費者小李從京東平臺上的一個南京第三方商家店鋪下了一單鹽水鴨。本來小李想著貨從南京發出來,也不知道商家用的是哪家快遞,所以做好了過三四天收貨的心理準備,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京東快遞送來的鹽水鴨。原來,貨是從京東在天津的前置倉發出來的,所以速度很快。
據悉,今年“6·18”,京東物流通過大數據預測進一步升級了“前置倉”模式,把超過10億件商品提前部署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730個倉庫,“爆款”前置到站點實現“分鐘級”配送。與此同時,京東物流28座智能化倉儲中心“亞洲一號”投入高效運轉,為消費者從下單到收貨的每一個環節都創造了極致效率?!?·18”期間,京東物流91%以上倉配一體訂單實現當日達以及次日達,全國范圍內24小時達覆蓋區縣占比保持在90%左右,穩定的智能供應鏈“讓大促與平日一樣高效”。
京東物流網絡規劃部負責人王宇表示,以前,倉配一體化的物流布局主要基于發達地區的一線到三線城市,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在四線到六線城市密集地下沉了庫存和倉配能力,其中包含最先進的亞洲一號。據了解,得益于“千縣萬鎮24小時達”提速計劃,今年“6·18”京東物流六線城市配送訂單的增長是一線城市增幅的150%,24小時達覆蓋更多邊遠地區。
和京東一樣,今年天貓、淘寶的包裹量迅猛增加,物流速度也在加快。菜鳥數據顯示,截至18日中午12時,整個天貓“6·18”購物季的包裹有七成已經送達。菜鳥數智化已經推動大促物流平靜如水,配送速度與平時無異。
據菜鳥“6·18”物流負責人介紹,物流提速一方面是因為菜鳥與通達快遞在倉儲、轉運、末端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處理包裹更高效;另一方面是菜鳥供應鏈開創了“預售極速達”等新型模式,將預售包裹提前下沉到配送站點和菜鳥驛站,比起其他電商平臺從大倉庫發貨,這種從社區發貨的速度可以用分鐘計算。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升級,今年“6·18”電商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展現出質的飛躍,這使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普遍提升。目前,電商平臺的物流新基建仍然在大力投入中。例如,6月8日,京東物流瞄準60多萬個行政村,發起了新一輪的物流大提速,宣布今年將升級“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今年擬投用12座亞洲一號,全部面向二線到五線城市。隨著該計劃的實施,不僅多地城市消費者“睡前下單、醒來收貨”將成為常態,邊遠和農村地區的本地商品滿足率也將大大提升,享受24小時達。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京東、菜鳥等實施的物流下沉計劃不斷升級,未來,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的消費潛力將進一步被激發出來,為電商帶來新的增長空間,并為中國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