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6日訊 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的長安鎮,曾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以智能手機制造業聞名于世界。如今,隨著5G時代的來臨,這座小鎮迎來了新的機遇,“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故事正在當地上演。這其中,vivo即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7月15日下午,vivo的新智能制造中心召開竣工剪彩儀式。該中心位于長安鎮,毗鄰vivo全球總部,總占地面積約21.6萬㎡,建筑面積約34.5萬㎡,項目總投資額約20億元。
如果說vivo過去的生產線讓行業看到了vivo嚴格的質量標準,那么新智能制造中心的啟用,則是在向世界證明著“中國智造”的實力。
以生產為核心,實現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發布的vivo X50系列,業內首創微云臺拍攝,讓人們看到了vivo研發實力的冰山一角。事實上,產品創新能力也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生產管理,從產線設備到工藝流程,作為目前頭部品牌中少有的自產自研手機廠商,vivo從未停止過對于生產創新的追求。
為了打造領先于行業的生產環境,vivo沒有選擇在舊產線上裨補闕漏,而是重新建設一個高度智能化、現代化的智能制造中心,讓企業實現從“制造型企業“向”智造型企業”的轉變。
走進vivo的新智能制造中心,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性化”和“精細化”。
整個智能制造中心由包括廠房、辦公樓、員工宿舍、動力中心等單體建筑組成,實現了生產管理高度集約和精細化,同時也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根據vivo的規劃,新制造中心的月產能將達到600萬臺,即年產能超7000萬臺,配合其他四大智能制造中心,vivo具備年產近2億智能終端設備的生產能力。
作為一貫奉行“以人為本”的vivo,在確保產能的同時,也為2萬員工打造了齊全的基礎設施,位于園區中央的生活廣場、宿舍中的多重庭院、籃球場、健身房,以及一系列配套場館設施,共同組成了一個人文生活系統,為vivo員工緊張的工作之余,提供一個極富生活氣息的環境。
盡管vivo智能制造中心承擔著生產、研發、倉儲、生活等職責,但憑借vivo強大的精細化管理,讓生產生活得以有序化進行。
vivo智能制造中心以生產為核心,遵循工業制造的邏輯,合理、高效地組織功能和空間,充分利用園區高度自動化、生產高度集約化的優勢,讓整個園區如同一臺精密的機器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針對環境問題,vivo摒棄了過去行業內“粗放型“的發展路徑,對生產所帶來的環境問題進行重點整治,廠區內單獨設立了1棟工業垃圾回收倉,2棟生活垃圾房,將節能環保的理念貫穿于制造中心的生產經營當中。
盡管新智能制造中心投入巨大,但vivo堅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將會對未來科技創新的推動起到重要作用,新中心的啟用就是vivo實現走向“智造型企業”的第一步。
以研發為導向,實現“中國智造”
作為中國“自研自產”的智能手機制造商,vivo的研發與生產互為表里,在生產技術提高的同時,vivo也在持續加大研發上的投入。
vivo影像技術總經理于猛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5G、云計算、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能夠為傳統制造業賦能,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
作為最早啟用5G研發的國內手機企業之一,早在2016年,vivo便成立了北京研發中心。在5G領域,vivo已累計申請了2000多項5G發明專利,向3GPP標準化組織提交5G提案超過3800篇,位列國內終端公司第一。
除北京研發中心外,vivo還在深圳、南京、上海、東京以及圣地亞哥等地設立了8個研發中心,布局涵蓋5G、AI、影像、軟硬件等智能手機研發的多個領域。同時vivo還擁有5大智能手機制造中心,分布于東莞、重慶、印度、孟加拉國和印度尼西亞,滿產的情況下,每年能擁有2億臺的終端設備產能。
數據顯示,2019年vivo的全年研發投入已超過100億元,在研發投入這個問題上,vivo也曾明確表示,vivo的技術投入不設上限。
如何為制造業賦能,vivo在這一問題上做足了準備。于猛表示希望通過對智能終端研發上的長線布局,讓智能終端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同時通過智慧終端為智能制造增添色彩,同時vivo也會跟上下游產業鏈去協同,完成全行業的智慧升級。(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