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網2020年7月20日訊 近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特別是完成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任務作出再動員、再部署。那么,通知將會給零售、餐飲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在今年年底塑料污染治理的任務目標中,與零售、餐飲行業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不可降解塑料袋。到今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
通知明確指出,不可降解塑料袋是指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用于盛裝及攜提物品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不包括基于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
二是一次性塑料吸管。到今年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通知明確了禁止范圍不包括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
三是一次性塑料餐具。到今年年底,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通知將目前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的禁限品類明確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此外,超薄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發泡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產品,也都與零售和餐飲行業的日常經營相關。通知中的細化標準充分考慮了行業實際和生產供應情況,既增加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也能保證政策穩步推進。零售、餐飲行業將按照有關要求,積極推動落實。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中對九部門各自的工作都提出了明確要求。比如,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要對企業進行產能摸排,引導企業及時做好調整;商務部門要加強對商品零售場所、外賣服務等的監督管理。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凱表示,這些行動將有力推動相關企業聯動上下游合作伙伴,協同打造綠色供應鏈、推動供應鏈“端到端”(包括品牌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用戶)的綠色行動和綠色轉型。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表示,細化標準充分考慮了行業實際和生產供應情況,既增加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也能保證政策穩步推進。零售、餐飲行業將按照有關要求,積極推動落實。
張麗君介紹,對于今年年底前要在部分地區和場所先行停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行業企業已經開始采取積極行動,形成了一批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當前許多消費者已經養成了自備購物袋的習慣,很多商超可為消費者提供無紡布環保購物袋;紙質購物袋替代塑料購物袋也是多數企業的做法;一些書店采用簡易的牛皮紙包裹取代購物袋也收到很好效果。一些餐飲企業通過改造冷飲杯蓋,用自帶飲嘴的杯蓋代替“吸管+杯蓋”的組合。為了減少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消耗,多數具備條件的餐飲企業在堂食中采用可重復使用的餐具。
張麗君透露,據統計測算,今年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無紡布、紙、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應量約有40萬噸,替代產品產能可以滿足消費需求。(中國商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