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5日訊 今日,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國際)宣布公司及其附屬公司 (集團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經營業績。
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物流、收費公路為主業的企業。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集團業務方面,尤其是收費公路和航空板塊受到較大沖擊。面對諸多挑戰,集團迎難而上,采取各種措施將疫情對各業務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期內完成簽訂前海三期項目協議,為集團帶來較大受益。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集團實現總收入為港幣44.02億元,經營盈利為港幣41.87億元,較去年上升116%,股東應占盈利為港幣17.13億元,較去年上升38%,每股基本盈利為港幣0.79元,較去年上升36%。
疫情發生以來,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免除集團物流園區租戶兩個月租金以減輕園區租戶負擔,免除租金雖然暫時減少了集團收入,但提升了集團形象,提高了對租戶的吸引力。同時集團認真響應國家免收通行費政策,充分體現國企擔當,對抗擊疫情和社會經濟秩序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集團持續加大物流業務的拓展力度,物流主業持續穩定發展,持續致力打造規模化物流園區網絡,已在全國共28個物流節點城市實現布局,投入運營的項目增加至20個,總運營面積達214萬平方米,綜合出租率85%,維持穩定水平。
深圳作為集團物流主業發展大本營,目前在深圳管理及經營物流園區3個,擁有的物流項目土地面積高達65萬平方米,運營面積約57萬平方米,綜合出租率超90%,而在建項目黎光物流園建筑面積達26.5萬平方米,預期于2022年內完成建設。除了上述項目外,本期間集團與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訂立合作協議,設立合資公司將平湖南鐵路貨場升級改造為綜合物流樞紐。項目一期將開展倉儲服務、港口集裝箱堆場服務及鐵路集裝箱堆場等業務。項目二期將在鐵路貨場上蓋建設現代物流園。此項目的實施將為集團未來發展累積長效優質資產,加大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地位。
2020年8月18日,深圳“灣區號”中歐班列首次啟航,從深圳平湖南站出發駛向德國杜伊斯堡。這趟班列的開行,有助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亞-東歐-西歐國際陸上物流新通道,為深圳市及周邊地區產業群提供更加安全、環保、穩定的運輸保障,助推深圳市外貿先行示范區建設。
在物流服務方面,本期間集團推動輕重并舉升級發展,并積極探索物流增值服務,受新開展的跨境電商業務帶動,物流服務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62%;港口業務方面,本期間集團受疫情及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港口及相關服務業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期間集團物流業務的收入及股東應占盈利分別為港幣16.29億元及港幣1.42億元。
物流園轉型升級業務方面,本期間集團就前海剩余的土地整備補償與前海管理局簽訂前海三期項目協議,涉及土地面積共約4.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7.25萬平方米,為集團帶來一次性稅前收益港幣39.06億元。集團通過等價置換土地的方式取得前海三期項目的土地使用權,標志著集團前海項目土地整備工作圓滿完成。而純住宅項目在前海高度稀缺,隨著置換用地逐步開發投放市場,將逐步推動集團物流產業相關的土地綜合開發和發展,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業績的持續增長。
前海首期項目住宅部分總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已全部售罄,預計年底驗收;前海二期項目建筑面積共約1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共約9.1萬平方米,已開展設計國際招標。前海三期項目住宅部份的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公寓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均可銷售。此外,集團另一個轉型升級項目梅林關項目二期和雅軒住宅可售面積約6.8萬平方米,已于2019年底開始預售及已全部售罄,計劃于年底完成竣工驗收。梅林關三期住宅和頌軒可售面積約6.3萬平方米,并設有約19萬平方米的辦公及商務公寓的工程建設施工有序推進,預計項目價值將在未來數年持續釋放。
此外,集團在深圳地區擁有的物流園土地具有很高的內在價值,集團將抓緊城市發展和更新改造的機遇,積極推進華南物流園的轉型升級,致力爭取為集團所持的物流園土地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及時實現現有資源的商業價值。位于龍華核心區域的華南物流園,占地面積約60萬平方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如能順利轉型,預期將為集團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
收費公路方面,集團于本期間積極響應政府,免收所有依法通行收費公路的車輛通行費,以致路費收入受到影響。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復工復產進程的全面推進,其后高速公路恢復收費后,車流量已恢復至正常并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大環保業務拓展方面,集團積極探索以固廢危廢處理、清潔能源等的大環保產業方向。本期間集團收費公路業務整體收入為港幣19.05億元,除稅及財務成本前盈利港幣3.3億元,股東應占盈利為港幣5,911萬元。
航空業務方面,集團持有49%權益的聯營公司深圳航空,上半年因受疫情嚴重沖擊,航空需求銳減,本期間深圳航空收入總額為港幣73.04億元。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國內航空需求正加緊恢復,國際航空需求遂漸回曖。截至2020年6月30日,深圳航空平均客座率已回復至68.5%。
展望未來,深圳國際李海濤主席表示:“2020下半年,雖然全球疫情仍未取得有效控制,形勢依然嚴峻,但中國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經濟已基本恢復正常,特別是深圳作為中國先行示范區、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市,經濟恢復快速,上半年已取得GDP同比正增長,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經濟質量向好的大勢沒有變化。集團認為挑戰與機遇并存,一方面保持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感度,定期評估集團發展戰略和風險控制體系,以便靈活應對;另一方面,集團將充分利用全國網絡布局的優勢,與合作伙伴攜手并進,并通過挖潛降本、擴產增收、加快投資并購等來提升業績。此外,在收費公路、航空業方面,集團將就疫情防控配套保障政策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爭取配套政策盡快實施。
在擴大業務規模的同時,集團的品牌影響力也在持續不斷擴大,獲得資本市場高度認可,本期間集團被評為深圳市重點物流企業。此外集團被新獲納入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同時首次榮獲境內權威評選活動新財富第三屆“最佳IR港股公司”獎項。
與此同時,集團將繼續強化“四輪驅動”,在物流方面將圍繞“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拓展綜合物流港項目全國網絡布局,尤其要加大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環渤海灣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布局,進一步做大資產規模,發揮規模效應。同時繼續鞏固在深圳物流園市場的龍頭地位,加強深圳及周邊城市優質物流資產的投資并購,大力探索智慧倉和冷鏈業務,積極拓展物流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機會。此外,集團更將積極探索綜合物流港“投、建、管、退”商業模式循環,積極探索未來發行基礎設施的公募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的機會。在港口業務方面,集團將持續拓展與碼頭經營相關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務,進一步豐富港口業務的結構。在收費公路方面,加快項目的建設進度,確保按計劃完成建設的節點任務。大環保方面,尋求更多、更合適的投資機會,實現現有業務與集團其他資源的整合與協同。
集團亦將積極抓住深圳地區物流園土地功能調整的重大機遇,繼續大力推進園區轉型工作,同時進一步承接好商業地塊的營運工作,并同時積極推進梅林關項目及前海項目的開發和銷售,持續釋放價值。”(吳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