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29日訊(記者吳艷 通訊員程洋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間,這座城市給了人們太多驚喜。從小漁村逆襲成為“創新之都”、“科技之城”,人們發現這座城市正變得越來越聰明:在深圳機場,“一臉通行”登機只需10來分鐘;在深圳地鐵,5G+城軌云使業務平臺安全性提升80%, IT資源利用率至50%以上;在i深圳APP,市民幾乎可以一鍵式、一攬子辦理230個市政業務;在深圳大學城,“智慧校園”提升師生互動率40%。科研仿真的模擬效率提升30%……這些改變的背后,隱藏著“數字深圳”的智慧密碼。
華為首家“懂行”體驗店正式上線
近日,深圳現代之窗的戶外大屏廣告映入大眾視野,標志性的紅色圓環格外醒目,而“懂行·專注于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字樣更是吸引路人紛紛駐足。
何為“懂行”?為何選擇在深圳亮相?原來是華為首家“懂行”體驗店已經正式上線。
據了解,體驗店面向To B領域重磅推出針對10+行業的100+場景化解決方案,并以24小時在線營業的服務方式,幫助千行百業隨時、快速、按需找到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攻略寶典”,消除核心業務場景與數字技術應用之間的“鴻溝”,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邁向深水區。
其中,體驗店內展示的100+場景化解決方案,就像是100個動人的故事,它們的背后既蘊藏著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對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升級的洞察與深耕,同時也包含了華為與深圳的數字之緣。
各行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懂行人”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句話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默默耕耘在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者們。如今,他們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懂行人”。
何為“懂行”?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一批真正的“懂行人”。
正如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所言:“懂行”是要不斷深入行業的生產決策系統中,要理解關鍵業務場景轉型需求,要將數字技術與需求相融合,要攜手“內行”的合作伙伴,才能打造真正符合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從而釋放出數字化轉型的真正價值。
在數字深圳的建設過程中,“懂行人”在交通、政務、教育、金融、醫療等行業提出并應用了場景化解決方案:
深圳地鐵——深圳地鐵基于華為城軌云解決方案,改變了傳統模式下“煙囪式”的垂直體系架構,可實現ICT基礎設施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按需調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并為深圳地鐵的智慧化應用奠定基礎,為未來的數智升級帶來全新動能。
深圳機場——通過與“懂行人”的深入合作,利用大數據、云計算、AI、5G、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自助值機、自助托運、自助登機……持續改善旅客的體驗。其中,通過引入生物識別技術,全面推廣無紙化便捷出行,規模化應用自助值機、托運、登機設備,輔之以相應的旅客畫像、數字化聯接、商業服務轉型、個性化服務等,變革旅客出行模式,構建了“服務一條線”。而“服務一條線”的背后,正是基于華為沃土數字平臺,融合了公共安全、旅客、航司、機場的業務數據,通過集成平臺實現數據交互,在此基礎上,使旅客在航站樓內的八大業務場景實現全流程便捷通關。
智慧金融——“懂行人”提供的華為云FusionInsight大數據解決方案,幫助招商銀行將發卡時間從15天縮短到5分鐘。
智慧教育——借助基于華為Wi-Fi6產品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助力深圳大學城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教育。如課堂師生的互動比例上升40%,科研仿真的模擬效率提升30%,還有運維人力下降60%,能耗使用下降30%等。
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到城市的數字化治理,“懂行人”都深入參與其中。深圳市政府攜手華為建設的管理服務指揮中心,是一個“能看、能用、能思考”的城市智能生命體,匯聚了各類信息系統和數據,已接入全市63套系統、匯集各部門100類業務數據、25萬多路視頻數據。
通過這個指揮中心,主管部門既可以宏觀掌握城市運行的全局,又可以實時關注這個城市在經濟、生態、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具體事件。通過相關信息的“一圖呈現”、“一網調度”,實現城市管理服務的整體化、科學化和精細化。
攜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共建全國首個“華為云學院鯤鵬中心”
在數字時代,只有源源不斷的“懂行人”才能驅動產業的循環運轉。產業為教育提供發展空間,高校協同政企共同培養直驅式高新技術人才,人才再度賦能產業,實現產業-教育-社會發展的生態閉環。
華為認為,高校是培養產業人才的搖籃,因此依托高校豐富且年輕的人才群體,與企業資源、人才需求聯結起來,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方能構建起“懂行”人才生態鏈,滿足企業發展和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所以,去年華為率先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并且于今年攜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共建了全國首個“華為云學院鯤鵬中心”。
通過本次合作,校企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網絡能源行業生態鏈的建設與人才培養。
據了解,“深職院-華為云學院鯤鵬中心”聚焦于鯤鵬生態人才培養和昇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創新領域,通過課程專設、師資引導、實踐建設、就業服務等方面,寓教于求地深度培養服務于以深圳為中心、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專業對口、賦能產業的“懂行”技術人才。
深圳市政府與華為還簽署了聯合打造全國鯤鵬產業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在科技研發、產業生態、人才培養等領域展開合作。去年12月17日,中國鯤鵬產業源頭創新中心在深圳也啟動了正式運營,在深圳政務、金融、教育、醫療等行業選取典型場景進行產業使能項目孵化和應用示范工作。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變革交匯之際,5G、AI、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成為創新的關鍵所在,而華為具備融合各項技術,協同創新的優勢,是數字經濟時代攜手同行的最佳伙伴。華為與數字深圳的建設,將通過與“政、產、學、研”的深度合作,構筑起數字深圳的堅實底座,共同創造數字之城的美好未來。而華為正是利用在ICT領域的領先優勢,綜合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善政、惠民、興業”的數字之城、智慧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