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載風雨兼程廣東觀音山多舉措打造特色文旅新名片
2020-12-01 12:10
來源: 深圳新聞網

?廿一載風雨兼程廣東觀音山多舉措打造特色文旅新名片

人工智能朗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 1999年以前,位于東莞市樟木頭鎮的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只是一座無名青山。經過21年的沉淀積累,觀音山推出了一系列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景,以及一些有口皆碑的特色文旅活動,實現了從一座無名青山到康養福地、姻緣福地、文化名山的巨變,成功打造成一張閃亮的文旅名片,并摸索出一條獨特的以福文化、緣文化為主題的文旅道路。

從無名青山到文旅符號的巨變

當人們走進觀音山,零距離感受秀麗如畫的山水風光時,或許鮮少人想過這里曾是一片荒涼的景象。

說起觀音山的發展歷史,還要追溯到1999年。當年,觀音山的董事長與東莞市樟木頭鎮當地政府正式簽定50年的合作協議書,開始重建觀音山。建園伊始,觀音山經營一度面臨資金短缺、景區爛尾的窘境。那時候也是觀音山備受磨難的開始,可以說當時是真真切切地處在逆境之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一是原先建設的亂攤子需要規范整合;二是外部環境還比較局限,與政府部門的溝通需要理順;三是需要巨大的后續建設資金作為支撐;四是需要一批會搞旅游業,懂營銷策劃的社會人才的加入。但在當時,這一切可以利用的優越條件都沒有。盡管當時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在日常運營方面存在諸多困難,但觀音山人對未來前景仍充滿信心和希望,對旅游發展絲毫不敢懈怠。

據一位當地姓蔡的村民回憶,“我記得20年前,觀音山山腳下的石新村等還是破爛不堪的,在開發建設觀音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是黃淦波義無反顧地接手建設觀音山。20年來,觀音山人為了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現在好了,山青了,水也清了,道路也順暢了,家鄉的生態環境也好了,觀音山也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在全國有了名氣,搞活了當地經濟,樟木頭也跟著沾光,我打心眼里高興啊!”

通過觀音山人的不懈努力,2005年,觀音山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正式命名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2009年6月底,觀音山入選由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組織的2009“廣東省服務業100強”;同年,觀音山榮獲國家4A級景區稱號。

在建設過程中,觀音山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根據山體的走勢和植被的生長環境等劃定了保護區、生態核心區及適度開發區三大區域,并加大生態區的保護及修復力度,尤其是對名貴樹種的保護。經過不懈努力,總面積18平方公里的觀音山,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2%以上,其中有近千余種野生植物,還有300多種動物在此棲息。

2014年,景區工作人員發現了堪稱國寶的桫欏樹,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景區內現有七種國家瀕危植物,分別是粘木、白桂木、蘇鐵蕨、土蟬霜、金茶花、野茶樹和野生龍巖等,是東莞地區發現國家保護植物較多的景區。

綠水青山如何轉變為金山銀山?21年來,觀音山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為綠水青山注入文化元素,讓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輝映,深度呈現兩者融合帶來的美學價值和商業價值。同時,隨著景區發展,觀音山還加大了生態區的保護和修復力度,尤其是對名貴樹木的保護,使景區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

近年來,觀音山致力于打造文化名山、姻緣名山、福緣名山這幾張文旅名片。而在許多人心里,觀音山早已不僅僅是一座山,更是東莞文化旅游的一個符號。如今,每逢節假日,不少東莞市周邊的游客到觀音山來游玩,對于許多東莞市樟木頭鎮本地居民而言,清晨來觀音山爬山已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之一。游客盧女士表示:“我曾經在東莞生活,前段時間離開了東莞,但偶爾還是會來觀音山走走。在觀音山,我相過親、許過愿,這些美好的記憶將永遠伴隨我。”

2020年“疫”無反顧提質升級謀發展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春節本是傳統旅游旺季,不料疫情不期而至,觀音山從年初一下午就開始封山閉園,一直持續到3月18日才恢復開園。據統計,按照往年營收情況,今年年初損失了近4000萬元。

在閉園期間,觀音山并沒有閑下來。據觀音山管委會主任陳景玉回憶,那段時間觀音山一邊戰疫,一邊調整經營策略、開發旅游產品。他認為,疫情過后,游客人員流動性有所降低,對出游相對更謹慎,同時也會更傾向對健康、自然生態的追求。而觀音山擁有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高等優勢,因而游客需求的轉變對觀音山景區而言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開園以來,觀音山作為樟木頭文旅企業代表,為有效引導市民健康生活,放松身心,積極響應,不僅對景區公共場所進行安全消殺保障,對園內的景區進行休閑康養方向的提升,更對景區內的景點進行美化亮化升級,進一步豐富了旅游產品結構,給予游客耳目一新的體驗,為灣區都市人提供一個休養身心的好去處。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巨大沖擊,觀音山還作為承辦方舉行了“樂購東莞·暢游樟城”文旅惠民活動暨“五四”青年節青春詩歌會。活動以詩歌、音樂等藝術形式,謳歌抗疫英雄壯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昂揚的激情振奮經濟發展動力,以實惠的惠民政策,回饋廣大市民,共同薈聚發展新活力新樟城。

活動現場,觀音山發布文旅惠民政策,推動全市消費市場實現穩步增長,營造健康、有序、良好的消費環境和消費氛圍,激活市民游客消費熱情。

陳景玉認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文旅行業產生了不小的打擊,疫情發生以來,樟木頭鎮政府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給鎮內多家文旅企業信心和支持,抱團取暖。他表示,觀音山愿積極配合政府的復工復產工作,熱忱歡迎廣大市民游客來到觀音山,享受惠民政策,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樟城發展、新成果。

今年,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的來臨,觀音山還推出了網紅“金飯碗”,為景區福緣文化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金飯碗”是民間古老傳說中盛有金銀珠寶,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物。碗中有象征著“金銀”的寶山,更有源源不斷流水滿碗而出,寓意著水滿財滿,財源不斷。周圍與之相呼應的還有金筷子、金元寶、如意算盤等系列景觀,都賦予了吉祥的意義。

雙節期間,觀音山吸引了一大批無人機愛好者前來游玩、攝影,其中就有抖音女飛手大咖頓頓,他們表示觀音山風景秀麗、活動出彩,每一次到來都可以出大片。

陳景玉表示,推出極具吉祥寓意的金飯碗系列景點,是為順應2020年新形勢下市民心中的美好期許,讓大家在游覽賞景之余,可以手捧“金飯碗”,許下前程似錦、豐衣足食的心愿。

21周年慶感恩回饋邀游客與山同賀

除了“金飯碗”景點,觀音山還陸續推出一些新景點新項目迎接八方游客,其中包括天宮花境、網紅第一福、花前秋千、唯美紫藤樹、漢服體驗館、云朵樂園等。

在金飯碗的周圍,五彩斑斕的花帶景觀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其中天堂鳥、紫竹海、小雛菊、楓樹等綠植在風中搖曳生姿。紅黃藍青紫,葉瓣蕊分明,或含苞待放、或嬌艷全盛。彩斑斕的花卉蓬勃生長營造出舒適又愜意花間小路,更有別具一格的森系花車、花藤纏繞的大花瓶,為花境又添驚艷色彩。

今年觀音山還推出了網紅打卡點——紫藤樹。一簇簇的紫藤花互相依偎著,為游客支撐起一片紫色天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音山,放松身心的同時,還能拍攝一系列驚艷朋友圈的美照。

在觀音山,除了能拍攝小清新風格十足的照片以外,云朵樂園也是觀音山新上線的網紅項目之一,整體造型舒緩流暢,像一朵朵天空中的白云。在云朵樂園里,游客可跳、可坐、可滑、可躺,小朋友也可以長時間玩耍,是上班族的休閑娛樂的絕佳方式。

觀音山作為傳統文化名山,雅人、雅事、雅興,已經成為了這座山林中一道道獨特的風景。今年,觀音山還開起了漢服體驗館,上百款千件漢服可供體驗,涵蓋男式、女式、兒童各類人群。從服裝到妝發到美拍,觀音山提供一條龍配套服務,讓游客在觀音山感受時光交錯的美感。

今年11月30日是觀音山建園21周年紀念日,為此,觀音山還特意準備了一系列周年慶活動,回饋廣大游客。

據介紹,觀音山于11月29日當天將精心籌備一場特別的生日會,特邀21位與觀音山森林公園同壽的市民游客免費到景區參加系列慶祝活動,共賀21歲生日。屆時,觀音山將為這21位市民游客準備一次難忘的生日之旅、一碗親手烹制的長壽面、一張有意義的紀念照、一年免費游園的生日禮物。

此外,觀音山還舉辦了一場抖音大賽,首獎2000元,活動時間為2020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活動期間,到逐步升級的福山福地觀音山打卡,用短視頻的方式表達在觀音山游玩的感受,乘風破浪“抖”起來,信心滿滿迎新年。

砥礪前行深挖“福”“緣”文化旅游新名片

在過去的21年來,觀音山在風雨中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也在跌滾摸爬中變得越來越從容、自信。

如今的觀音山已經成為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和森林康養于一體的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曾先后獲得“國際生態安全旅游示范基地”“中國十佳休閑旅游景區”“中國十大知名森林公園”“中國十大愛情主題景區”“廣東省最具社會責任企業”等諸多榮譽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觀音山的姻緣文化品牌正逐漸向全國輸出影響力。據有關數據顯示,廣東不僅未婚人口絕對數量在全國最大,而且比例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近年來,觀音山堅持辦好相親大會,為單身青年牽線搭橋,成就美好姻緣。

從2010年至今,觀音山書寫了一個“姻緣傳奇”,已成功舉辦了32屆萬人相親會,10萬余單身男女到觀音山萬人相親會尋找屬于他們的浪漫情緣,人群覆蓋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最具影響力的相親盛會之一。

此外,央視唯一一檔相親交友類欄目《鄉約》也曾11次走進觀音山,錄制不同主題的相親節目,聚焦不同人群的相親,營造了濃郁的尋緣相親氛圍,為都市青年尋找愛侶提供了面對面相親的便捷方式。

走進東莞觀音山景區,各種“姻緣元素”在這里交相輝映,月老臺前、同心鎖側、三生石旁、良緣小軒下、姻緣路上、鵲橋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情侶、夫妻,還有許多渴望戀愛的男女也前來打卡。

而位于觀音山天福廣場的“天下第一福”,自落成以來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許愿。特別是今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后,人們深切體會到“健康是福”這個道理,基本上來觀音山的游客都會去轉福接福,把福帶回家,更有許多外地的游客慕名而來。可以說,“天下第一福”如今已成為了東莞文旅有名的打卡地標之一。

除了“天下第一福”外,“福”元素在觀音山隨處可見。陳景玉說:“‘福’‘緣’文化是觀音山近期努力打造的文旅新名片,未來還將繼續深挖。”

據介紹,未來幾年觀音山將會加快新基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打造一批高品質的網紅景點,同時將現有的姻緣文化、福緣文化沉淀下來,推出更多產品。此外,觀音山還打算在研學教育方面發力。

作為文化名山,近年來,觀音山舉辦了大大小小數百場文化活動,還邀請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前來采風。未來,觀音山將把文化與研學結合起來,借助觀音山豐富的生態自然資源,打造一系列課程,讓更多學生群體和親子家庭走近森林,親近森林,感受森林的魅力。此外,觀音山還將繼續舉辦有社會品牌印象力、群眾參與度較高的文化活動,讓游客在游覽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如今的觀音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內涵,成為人們崇尚綠色生態、追求精神生活的理想旅游目的地。陳景玉表示,廿一年來風雨兼程,希望觀音山通過不斷探索,在東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努力開辟出一條特色文化旅游的新道路。 (常軍平 )

[編輯:常軍平]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