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供應鏈貢獻可持續發展!“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在深啟動
2020-12-02 19:41
來源: 深圳新聞網

綠色供應鏈貢獻可持續發展!“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在深啟動

人工智能朗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日訊(記者 張俊達)近日,為促進國內電子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踐行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關注和支持電子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各方合作伙伴的共同助力下,“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旨在聯合電子信息行業知名企業及其供應鏈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專家等多方力量,幫助參與方工廠提升綠色供應鏈管理水平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競爭力,提升電子信息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探尋電子信息領域三大問題的解決

據中電標協社責委副秘書長王小兵介紹,當前國內電子行業企業推進綠色供應鏈過程中普遍遭遇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系統的方法。這主要是由于綠色供應鏈管理涉及供應商數量大,高風險環節又常常在供應鏈上游,加之地區、行業標準復雜,品牌對其供應鏈廠商有著各自的要求,進而導致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有效的實操工具。本次項目聚焦可以影響全球80%電子行業供應鏈的珠三角地區,對于幫助電子行業的供應商提升綠色發展能力有著重要意義。要滿足企業上下游綠色轉型的巨大需求,在繼續嚴格環境監管的同時,更需要多方合力形成創新解決方案。

中電標協社責委副秘書長王小兵介紹項目意義

“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選擇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一的珠三角地區電子制造業工廠作為落地對象。通過對珠三角電子行業品牌供應商在綠色供應鏈領域開展多角度的能力建設,探尋三大問題的解決方案:一是促進電子信息行業制造業供應商在倡導聯合國SDGs的大背景下提升環境合規水平;二是從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角度,提高電子行業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創新能力;三是從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升電子行業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表現。項目將采取分階段進行的方式,每個階段側重點不同。

準備階段,主要針對需要培訓的7大模塊教材進行開發和編寫;落地階段,側重于執行集中培訓及工廠進行現場輔導改進;總結階段則是將培訓和改進成果總結、展示和傳播。

目前,項目已完成了準備階段7大模塊——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設計與綠色生產、綠色銷售與綠色回收、環境風險因素識別及評估與化學品管理、能源管理(物質流)、水資源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管控與綠色信息平臺建設及環境信息披露教材的開發和編寫。接下來,項目將進入落地執行階段,未來將開展集中培訓以及走進工廠開展現場輔導改進等工作。

據了解,項目終期預計將取得五大產出成果,具體包括:形成30家在綠色供應鏈領域具有創新意識的電子行業企業;培養40-80位有綠色供應鏈管理技能的電子行業管理/技術人才;開發一套電子行業綠色供應鏈培訓教材;編制一套“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優秀案例評價標準以及推廣優秀試點案例、弘揚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盡責管理理念。相信經過項目的成功開展將有效提升中國電子行業供應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競爭力,創造更大綜合價值。

多方協作促進電子信息行業綠色供應鏈發展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行長朱勤科在發言中提到,在匯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可持續發展是長遠制勝之道”。作為一個服務眾多企業和個人客戶的國際金融機構,匯豐深刻認識到自身業務發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也一直積極地采取行動,通過可持續金融來幫助客戶實現綠色發展。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行長朱勤科發言

為了配合全球多國在《巴黎協定》訂立的目標,匯豐在今年宣布致力成為零碳排放的銀行,目標包括于2030年達到銀行運營和供應鏈零碳,并于2050年在投融資組合實現零碳。匯豐不僅立足自身供應鏈減排,同時也通過公益的形式,推動供應商乃至全行業的綠色變革。包括與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發起設立的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合作,發布房地產供應鏈綠名單,聯合核心企業推動房地產行業綠色采購進程和行業標準建立健全;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建立紡織業科技創新平臺,幫助傳統紡織企業加快綠色轉型。

此次“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旨在為各方提供共同探索電子行業綠色發展之路的平臺,從珠三角開始,逐步推向全國;同時也為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帶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貢獻力量。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項目助理翟悅竹發言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項目助理翟悅竹在發言中表示,此次“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將通過培訓課件開發及企業能力建設等活動,提高電子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表現。

未來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將持續在不同行業,基于已有項目成果,開展綠色供應鏈推廣和建設工作。繼續通過標準制定及實際應用、教材編制、企業培訓、現場咨詢、企業獎項激勵等形式推動供應鏈企業實現生產工藝向低碳方向的變更,并使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的節能減排觀念得到轉變,最終實現企業和行業層面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動員企業,項目中心,以及環保公益機構和個人的力量,在項目傳播、企業參與以及公眾意識提升等方面支持和推動電子行業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的全力開展,拓展項目的影響力,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海歐薩評價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總監劉柯禮發言

上海歐薩評價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總監劉柯禮在發言中提到,項目核心思路是本著滿足廣大供應鏈工廠環境和綠色合規要求、配合跨國公司客戶推動訂單的需求,以品牌公司為抓手、以加工工廠為主要落地對象,由中電標協組織專家進行培訓、輔導、點評和輸出成果的分工合作閉環。這樣的組合將使培訓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被真正代入企業實踐,通過真正面對社會現實難題和商業需求的博弈來驗證教材的有效性以及解決方案的成本與可持續性。

探討交流貢獻綠色發展力量

為了更加全面、精準地探究電子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的問題和應對辦法,本次會議特別組織專題研討環節,由劉柯禮主持,中電標協理事,社責委常務副主任委員郭秀明、中電標協社責委副秘書長王小兵、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釆購策劃部部長李騰飛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研究員張匯等共同參與研討,各位嘉賓積極就如何推進電子信息行業綠色供應鏈建設交流觀點與看法,為電子信息行業的綠色供應鏈創新帶來思考與提供借鑒。

會議研討環節

郭秀明提到,社會責任應該是“政府指導、行業引導、企業主導”的一項工作。就整個工業制造體系而言,本次項目聚焦的綠色供應鏈環節,對推動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都至關重要。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企業,其社會責任工作的推進特點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不管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SDG),還是不久前中國承諾的2030、2050年減排目標,這些目標的落地必須依靠每一個企業,尤其是綠色供應鏈企業。其中,大企業主要通過自身履責向世界傳播綠色理念;小企業則針對大企業要求開展綠色供應鏈建設,最終共同推動綠色供應鏈目標的實現。這也是項目各參與方共同的心愿。

王小兵表示,目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以及中電標協推廣社會責任過程中,始終秉承一個原則——問題導向。本次“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將整合具有理論和實戰經驗的專家和機構編制的教材,進一步進駐企業進行現場診斷、技術咨詢并開展后續交流。項目目前已完成教材編寫階段,接下來將推動更多綠色供應鏈知識流入企業和平臺,并產生效果,最后作為實踐案例補充進教材中,這整個循環將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化的教材。項目目的在于搭建一個平臺和橋梁,通過意識和知識去影響、通過交流去觸動企業加入其中。只有當供應鏈自下而上地實現綠色轉型,項目目標才算真正實現。

李騰飛作為企業代表感謝此次項目各方對整個行業的貢獻,項目為企業提供了良好標桿和標準作用,使更多電子行業企業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展相關可持續發展工作。相信通過本次項目,將為更廣泛的各方提供系統性學習綠色供應鏈前沿理論和行業標桿做法的機會,希望未來參與項目的各供應商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應用于企業生產經營中。這項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只有堅持下去,從源頭做起,逐步推進,將綠色供應鏈環節涉及的供應商合作伙伴整合起來,才能最終提升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競爭力。

張匯提到,目前在開展綠色供應鏈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企業認為開展綠色供應鏈建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困難點在于需要產品設計、生產過程以及物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協調以及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合作,目前很多企業自身影響力以及相應技術能力很難達到這一標準;二、當前眾多企業內部關于標準、技術以及管理理念方面的人才缺失,同時國內標準和相關政策相對分散、未形成系統的綠色供應鏈體系;三、企業認為目前開展綠色供應鏈的資源投入巨大,但很難形成短期收益。因此企業對開展綠色供應鏈建設的積極性嚴重不足。通過開展本項目,尤其是項目初期培訓的主要目的,是將各方對綠色供應鏈的認知偏差降到最低,從而為后續的培訓課程以及工廠輔導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并方便企業后期去實際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

據了解,截至目前,“綠色供應鏈創新先鋒項目”已完成了準備階段的7大模塊教材開發和編寫,下一步將進入執行落地階段,對項目參與方開展集中培訓以及走進工廠開展現場輔導改進等。相信通過項目聯合多方力量,將為參加項目的品牌方帶來交流經驗、助力供應鏈管理、優化預算以及前瞻未來等諸多好處,最終達到提升中國電子行業供應商綠色可持續發展綜合競爭力的目標。

[編輯:田志強]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中文亚洲AV片 | 一本大道香久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成年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