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5月20日訊 (記者 田志強)“十三五”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國家重大戰略全面實施,深圳先行示范區開局良好,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加快推進;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深圳都市圈范圍,提出要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充分激發“雙區”建設的整體效應、集聚效應、協同效應、戰略效應、輻射引領效應。惠州是大灣區連接粵東、粵北以及閩贛地區的樞紐門戶。惠州提出全力支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是“鮮明的政治態度”,也是“發展的必然抉擇”。“雙區”驅動、深度“融灣”,惠州市委全會與市兩會發出的強音,給惠州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合作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也為惠州打造開放型的經濟新優勢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21首屆灣區科技產業創新(惠州)金山湖峰會盛大啟幕
昨日,由深圳市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協會、天安數碼城集團聯合主辦的“雙區驅動·深度融灣”2021首屆灣區科技產業創新(惠州)金山湖峰會在惠州市惠城區康帝國際酒店如期舉行。本次峰會得到了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政府、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惠州市商務局、惠州市科學技術局、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香港貿易發展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深圳創新及技術中心的大力支持。出席本屆峰會的嘉賓包含政府部門領導、上市公司董事長、大灣區各行業領域龍頭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專業聽眾等超500余人,一同見證了“深莞惠科技協作與創新服務合作平臺”簽約以及《灣區產業聯盟(惠州)科技創新展示中心》的正式啟動。
“金山湖峰會”啟幕搭建起惠州“深度融灣”交流平臺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年。就在前不久,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動方案(2021—2023年)》。這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和都市圈背景下,惠州主動對接深圳的又一大動作,也是以惠州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的首個專門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
2021首屆灣區科技產業創新(惠州)金山湖峰會現場
值此重要契機之下,“2021首屆灣區科技產業創新(惠州)金山湖峰會”以“雙區驅動深度融灣”為主題順時、順勢召開。
天安中國(HK00028)執行董事、天安數碼城集團董事/總裁杜燦生致辭
峰會伊始,天安中國(HK00028)執行董事、天安數碼城集團董事/總裁杜燦生為峰會的盛大啟幕致辭,他說道“雙區驅動,深度融灣,是時代賦予的不可復制的機遇,重新定義了城市、產業與企業間的連接共生關系。作為源于香港,扎根深圳,深度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科技產業園區,天安數碼城集團十分榮幸能參與到這一劃時代的蝶變中,惠州天安數碼城進一步加深了深港惠之間的產業鏈接,也理應成為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新高地的加速器。而今天來到現場的企業家,也是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最有眼光和遠見的企業家,你們看到了惠州作為深圳都市圈和粵港澳大灣區新貴城市的后發優勢與無限想象空間。我們期待,借由這一年一度的灣區智慧盛會,搭建惠州對接“雙區”在產業創新、人才資本、產學研用等多維度的對話與合作平臺,讓開放包容成為信仰,讓團結合作成為力量,讓創新創造成為文化,讓科技文明之燈塔照亮企業!”
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何廣延致辭
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何廣延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近期市委市政府剛剛出臺《惠州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動方案》,重點在空間規劃、交通設施、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營商環境等方面全面對接深圳,加快融入深圳都市圈。此外,惠州還專門印發實施《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互聯互通、平臺打造,深度參與雙區建設。今天論壇主題是“雙區驅動,深度融灣”希望廣大專家學者積極為惠州把脈,提出更好的意見,同時也希望各位企業家大膽投資惠州,建設惠州,與我們一道搶抓雙區建設和一核一帶一區重要戰略機遇,在產業創新各領域開展務實合作,互利共贏。接下來我們將充分發揮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利用區位功能產業優勢,緊緊圍繞“2+1”現代主導產業集群,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和擔當。”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鄭慶順致辭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鄭慶順在致辭中表示“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并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的建設,“十三五”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全面實施,深圳先行示范區開局良好,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加快推進,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如何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亮出了清晰的坐標。省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是廣東省“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深圳都市圈范圍,提出了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充分激發雙區建設協同和戰略效應、輻射引領效應。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繼續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和創新建設,特別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首屆灣區科技產業創新金山湖峰會,我相信科技人才、組織資源在這里匯聚,必將為科技創新注入新的動能。在此我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四個面向,緊抓雙區建設時代機遇,與時俱進,團結創新,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銳意進取,扎實工作,通過深莞惠科技協作與創新服務合作平臺,引導學會、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體性零星化的創新機構有機聯動,創新資源及系統集成,加強產業鏈的技術、成果、人才、資金的優化整合,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攜手打造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建設的合作典范,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科協應用的力量。”
惠州市惠城區副區長顏明光進行惠城區投資環境推介
隨后,惠州市惠城區副區長顏明光進行惠城區投資環境推介。他在推介會中介紹了惠城區的發展狀況,作為惠州市中心城區,惠城區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下轄橋東等8個街道辦事處和橫瀝等5個鎮,2020年實現GDP862億元,位居全市首位,常住人口156萬人,總面積1157萬平方公里。先后獲評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營商環境百強區,全國市轄區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與惠州市同享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幸福城市等榮譽。
他還重點推介了金山新城、惠州灣產業新城、東江灣千億產業園、國際生物健康谷。金山新城是市委市政府重點謀劃的未來城市中心,一流城市核心樣板,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已引進天安數碼、信利康樂創匯。惠州灣產業新城將打造一流城市重要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由國機集團投資超2000億元開發建設,目前在惠城區重點布局的18平方公里起步區已啟動建設。東江灣遠期規劃面積175平方公里,近期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全市規劃的7個千億產業園之一,也是我區重點打造的戰略性園區,將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產業新城。國際生物健康谷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健身休閑、現代農業等產業。
“一平臺”“一中心”助推灣區產業協作與科技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峰會上,在一眾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深莞惠科技協作與創新服務合作平臺”順利簽約,《灣區產業聯盟(惠州)科技創新展示中心》正式啟動。
深莞惠科技協作與創新服務合作平臺正式簽約成立
“深莞惠科技協作與創新服務合作平臺”作為要素集成、開放融通的資源共享平臺,將成為建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樞紐,形成服務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深莞惠科技協作平臺建設的啟動,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建平臺、解難題、促轉化、助創業,以區域產業需求牽引科技供給;以前瞻性、突破性科技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組織賦能、開放合作帶動創新資源有序下沉,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把科技共同體人才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為提升區域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提供科技支撐。
峰會當天,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鄭慶順,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何廣延,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林祥,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一級調研員李小兵,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羅金星,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費霞的見證下,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郭皓、東莞市科普志愿者協會房志堅、惠州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眭世榮、惠州市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何文共同上臺簽約,正式開啟深莞惠科技協作與創新服務新篇章。
‘灣區產業聯盟(惠州)科技創新展示中心’由惠州天安數碼城與灣區產業聯盟攜手打造,致力于構建立足惠州,輻射大灣區的集創新產品展示、科技成果交易、知識產權保護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展示平臺。
灣區產業聯盟(惠州)科技創新展示中心啟動
當天,天安數碼城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鄭洪權,欣旺達(300207)創始人王明旺,新宙邦(300037)董事長覃九三,澄天偉業(300689)董事長馮學裕,銳明技術(002970)創始人/董事長趙志堅,凱盛科技(600552)副總經理、國顯科技總經理歐木蘭,雷曼光電(300162)董事長李漫鐵,絲鷺新能源總經理李信南,麥威新電源科技總經理黃永忠,深圳中小企聯執行會長、灣區產業聯盟秘書長連榮蔚共同啟動“灣區產業聯盟(惠州)科技創新展示中心”。
深圳中小企聯執行會長、灣區產業聯盟秘書長連榮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灣區產業聯盟(惠州)科技創新展示中心將匯集科技成果、對接合作需求、鞏固轉化成果、加速成果落地,打通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務惠州及大灣區科技創新與智能制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入駐聯盟企業及協會將參與到惠州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的進程之中,為惠州加快融入灣區貢獻力量。”
把握雙區機遇共商共話為惠州產業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峰會當天,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知名企業家,著名專家學者、投資人圍繞“雙區驅動深度融灣”主題,就全球大勢、產業協同、產業轉型、科技創新等議題發表了主題演講。同時大會還圍繞《“雙區驅動”背景下灣區城市產業協同與惠州創新發展機遇》的主題以高峰對話的形式對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惠州中小企業的轉型發展、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并為惠州同灣區城市間的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率先開講
主題演講環節,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率先開講,他在 《創新的邏輯》的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創新的要素與依托,他表示“創新是尋找機遇的過程,所以創新要有效益,要有目的。其次創新還需要有所依托,才能實現,一方面要依靠比較活躍的、開放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是資本的支持,資本是創新的杠桿,沒有資本創新變不成創業。雙區驅動,深度融灣,對于惠州而言,不僅技術融入灣區,創新融入灣區,產業融入灣區,最重要的是資本融入灣區,要從香港資本市場,從深圳資本市場引用大量的資本進入惠州,助力惠州的發展。”
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常務理事/副主任劉科在演講中
隨后,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常務理事/副主任劉科在《硅谷創新文化對惠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啟示》的演講中,借硅谷創新文化對惠州未來的產業發展提出了看法,他說道“硅谷價值文化和科學文化都建立在系統控制和信息技術上,有很深的科學原理在里面。硅谷創新文化的特色在知識層面、創新機制、人才激勵、企業文化,同樣也在商業環境、風險基金、職業服務、政府政策、生活素質里。惠州接下來的發展可以依托深圳的大學、科學中心、實驗室,惠州可以更多引進一些工業界的研發人才入駐,在產業創新的道路上,政、產、學、研的有機結合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們也該清晰的認識到真正創智的核心是獨角獸,是科學家,而創新創業的核心是企業家,因為只有企業家才能夠把政、產、學、研有機結合起來。”
北京大學博雅資深講座教授周其仁進行題為《在大灣區的網絡里建一個亮亮的節點》的主旨演講
接著,北京大學博雅資深講座教授周其仁上臺分享,他在《在大灣區的網絡里建一個亮亮的節點》的演講中指出“從發展經濟來說,城市與城市之間要打破固有的守邊有責的觀念,破除物理空間的邊界。以大灣區戰略為例,大灣區不是要重新畫一個新的行政邊界,而是要把原來的行政邊界打通,增加城市間的往來,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度融灣,就是基于大灣區戰略,加強和大灣區其他重要節點的來往,改善產品、改善服務,讓發展好的城市為本區域輸送資金、技術和想法,通過政府間、企業間的交流促進城市發展,當然惠州也要明確重要的事情要有足夠的量,然后通過借鑒、吸收、創新到后來居上,放出光彩,既把自己照亮,也在照亮自己的同時給其他地方的人民、要素、土地帶來機會,帶來發展空間。”
天安數碼城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鄭洪權《天安數碼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引擎》演講中
天安數碼城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鄭洪權以天安數碼城為引,引出了《天安數碼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引擎》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說“三十載,天安數碼城在經濟大潮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專注于企業服務精神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功不可沒,堅持以客戶為導向,以園區企業為中心,這也是天安數碼城保持的初心。對于惠州天安數碼城,我們是敢為民先,率先破局。惠州天安數碼城目標是科創產業的新地標,在雙區建設深度融灣的大背景下,惠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具有無可比擬的區域優勢和強勁的后發動力,在深圳都市圈發揮著重要作用。惠州天安數碼城作為集團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的第14座城市、23座園區,被認為是廣東省的重大項目,作為惠州產業的先行區,我們將在金山湖畔主動搶抓雙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緊密結合區位、交通、景觀四大要素優勢,努力打造科學、科技、科普、科創、科研、科教為主題的科創公園,真正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成人融合的高度結合新地標。”
華夏基石產業服務集團聯合創始人、CEO張文鋒主旨演講《工業互聯網與產業生態協同創新》
華夏基石產業服務集團聯合創始人、CEO張文鋒作為最后一位演講嘉賓,在《工業互聯網與產業生態協同創新》的主題演講中,他分析了什么是工業互聯網,并概括了工業互聯網的七大要素,他強調“工業互聯網是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5G相關技術結合行業細分、痛點、技術,將技術資源、品牌資源、市場資源、人才資源、金融和資本資源投入,把這些資源進行重新鏈接、交互和價值增值,降低成本與無效消耗,提高效益與有效產出。一座城市若想構建起工業互聯網則需要七大要素。要素一,所在城市要有足夠的產業底盤;要素二,提質增效,要能夠幫助企業有增量;要素三,完備的基礎設施平臺和技術保障;要素四,解決細分產業痛點;要素五,細分產業上下游結構;要素六,產業、園區和資本三個要素同時集聚;要素七,資產證券化帶來的增量放大。”
圓桌論壇環節,特邀天安數碼城集團副總裁、惠州天安數碼城董事/總經理何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中心主任彭堅,大公坊iMakerbase國際加速器CEO、深圳市創客供應鏈協會會長丁春發,欣旺達(300207)創始人王明旺,新宙邦(300037)董事長覃九三,凱盛科技(600552)副總經理、國顯科技總經理歐木蘭,雷曼光電(300162)董事長李漫鐵,由深圳中小企聯執行會長、灣區產業聯盟秘書長連榮蔚主持,圍繞《“雙區驅動”背景下灣區城市產業協同與惠州創新發展機遇》主題展開討論。
深圳中小企聯執行會長、灣區產業聯盟秘書長連榮蔚主持論壇環節
企業戰略布局惠州的出發點或看好惠州的核心優勢是什么?是論壇討論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到場企業家最為關心的問題。
新宙邦(300037)董事長覃九三發表看法
在該問題的探討中,新宙邦(300037)董事長覃九三表示“我們公司主營電子化學品材料,來到惠州主要是為了對接產業原料,惠州有這樣的市場資源以及客戶。同時在產業升級、人文資源上,惠州本身也是得天獨厚,接下來則希望惠州在電子化學品材料研發、服務平臺方面也能做一些規劃,促進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欣旺達(300207)創始人王明旺發言
欣旺達(300207)創始人王明旺說道“欣旺達是惠州政策的受益企業,2012年欣旺達布局惠州博羅縣,從2012年來到惠州到2017年復產,欣旺達為惠州貢獻了100多個億的產值。在我看來,深圳和惠州很互補,惠州是承接深圳產業轉移或擴大產能的好地方,希望惠州能源源不斷加大投資。”
天安數碼城集團副總裁、惠州天安數碼城董事/總經理何文發表見解
天安數碼城集團副總裁、惠州天安數碼城董事、總經理何文指出“最近三年東莞、深圳很多企業家更多是在往惠州走,我們在惠州建立天安數碼城,服務超過一萬家中小企業。目前,惠州不缺大產業,缺的是中小微企業的集聚科技孵化平臺、載體。天安數碼城之所以進駐惠州,就是想在大灣區第五座城市再建設一個產、城、人、文相結合的新地標”。
惠州提出“深度融灣”既是惠州的突破性改變,也是大灣區各大企業發展的又一重大機遇,基于此,在深惠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加速推進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定位和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
國顯科技總經理歐木蘭發言
針對這一問題,國顯科技總經理歐木蘭強調“惠州有著后發的優勢,既有土地優勢也有空間優勢,在面對產業協同創新的過程中,惠州的領導一定要有開放的情懷,大膽創新,一起擁抱創新,擁抱人才和周邊機會帶來的飛躍。”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中心主任彭堅提出觀點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中心主任彭堅指出,“在大灣區乃至深圳都市圈范圍之內,深圳毫無疑問要扮演一個最核心的引擎,這是不變的,這沒有什么變數。有變數的是惠州可能有兩種方向變,第一種是在非常平時的路徑發展,第二種是從逐步通過各種能力,達到發展上限水平,這個時候地區發展水平能力就非常大了,對企業、對個人來講都是如此。”
大公坊iMakerbase國際加速器CEO、深圳市創客供應鏈協會會長丁春發發言
大公坊iMakerbase國際加速器CEO、深圳市創客供應鏈協會會長丁春發說道“惠州的定位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引進來,走出去。目前大灣區定位非常高,它是國際化的大灣區,對標的是硅谷灣區。對于惠州而言,未來惠州可以對標無錫,可以在產業供應鏈領域引進更高水準的創新企業。”
雷曼光電(300162)董事長李漫鐵發表看法
雷曼光電(300162)董事長李漫鐵表示“惠州作為深圳的后花園,對深圳起了很大支持作用。雷曼光電作為一家總部在深圳的企業,我們希望惠州基地能夠給在深圳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好的支持,讓我們的企業在這里能獲得更好的競爭能力,包括土地資源和相關政策資源。”
論壇最后,論壇嘉賓也為即將要布局惠州的灣區企業提出了寶貴意見。歐木蘭建議惠州的企業應該努力打造中國高質量企業,不要貪多,要有聚焦核心的能力,在一個點上不斷發力,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彭堅對企業提出十六個字建議,即大膽謀劃,踩準節奏,精準布局,攜手共進;王明旺建議企業思想要再開放一點,眼光要放長遠,惠州是非常適合做產業、做研發的地方。
峰會現場
“‘雙區’建設是國家領導人和黨中央部署的重大國家戰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員,全力支持、積極融入既是惠州鮮明的政治態度,也是惠州發展的必然抉擇。相信在惠州市及各級政府部門支持下,深圳市中小企業產業創新協會、天安數碼城集團強強攜手,與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通過每年一屆的“灣區產業創新(惠州)金山湖峰會”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匯聚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資源,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助力惠州與灣區城市間的產業創新與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