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1月1日訊(記者 張俊達)10月30日,“智慧深圳科普興華”科普嘉年華進社區活動在深圳市順利開展。活動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旨在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及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發揮街道社區科普資源優勢和營造社會組織學習文化氛圍,進一步提升“深圳科普月”活動的品牌效果。
“智慧深圳科普興華”科普嘉年華進社區活動涵蓋“公共安全、海洋、人工智能”三主題,以科普講座和科普互動的形式開展6場次。10月30日,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科普嘉年華進社區活動在深圳市福田區深圳科學館順利進行。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王立新,為市民帶來《人工智能無處不在》主題講座。講座展圍繞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及最新技術展開分享,讓社區群眾對人工智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現場設置了5項人工智能科普嘉年華互動展位,展示了FRC機器人對戰、ai編程互動體驗、樂高建構、機甲大師賽等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吸引著無數的觀眾前來參觀體驗。
據了解,以“海洋科普”為主題的科普嘉年華進社區活動,同期在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西涌社區舉行。現場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黃玉講授《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科普課堂。
海洋主題嘉年華展位則向市民展示了各種海洋生物標本展示、DIY貝殼畫還有海洋生物及環境保護知識科普,讓現場參與者感受到海洋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大家學習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愛護海洋的科普種子。
據悉,9月25日,以“公共安全”為主題的科普嘉年華進社區活動,在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大發埔社區舉行。活動同樣以科普講座加體驗的形式向市民著重普及了公共安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公共安全專家龔仕平老師為社區群眾開展防災減災宣傳講座,講解用電用氣、防汛、防火等家庭日常防災減災安全常識和應急處置措施。戶外體驗環節,觀眾現場學習了心肺復蘇的方法和搶救的技巧,高樓火災如何逃生、如何正確使用滅火裝置等知識。
“智慧深圳科普興華”科普嘉年華活動,圍繞深圳科普資源及特色,為深圳青少年群體帶來豐富多彩的科技體驗項目,把科普盛宴送到市民“家門口”。活動通過將不同主題的科普項目體驗及成果展示,引導居民了解科學,運用科學,從活動體驗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并倡導大家成為科學的傳播者。活動旨在通過一場"寓教于樂"科學盛宴,提升參觀者對科學探究的興趣與愛好,拓展科普知識面,樹立科學意識,打造濃厚的科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