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誰?
她叫艾曉越,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大三在讀學生,暨南大學赤腳公益組織理事長。
大方善良,溫文爾雅,她,帶著一顆追求夢想的心走進公益,認識自己,尋求生命的價值。
關于她的專訪
艾曉越(左一)
見她第一眼,我問她,“你緊張不?就像是見網友。”她甜甜地笑著,“還好吧。”第一次采訪學生,于是在路上預演了N遍關于和她相遇的情景,沒想到竟是這般自然而然。
那個奶奶,還有夢想當解放軍的小男孩
凌晨4點,赤腳公益組織的小伙伴們到達隴西火車站
2015年7月中旬,小艾和赤腳的小伙伴們一起踏上了去往甘肅隴西的列車。在這趟列車上,一群充滿朝氣的,帶著愛的伙伴們變得更加熟悉起來,而也正因了這熟悉,讓后期生活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得到了圓滿及時的解決。
“我參加的是赤腳夏令營,當時我們開設了英語、音樂、繪畫、舞蹈、手工、體育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能力、開闊學生視野的獨特課程,為他們帶去不一樣的課程體驗,豐富他們課外生活的同時,通過和小朋友的密切友好接觸,增加他們的幸福感。”小艾告訴我,她當時教的是一二年級的舞蹈課和電影課,由于經驗不足加上課程設置在后期,她擁有了足夠的時間準備教案,同時進行心理調試。
小艾和學生在一起
“在去夏令營之前,我一直覺得支教是新聞報道里那個站在窗外眼巴巴看著教室里渴望讀書的眼神。夏令營結束之后,我發現支教不是同情,不是憐憫,也不是簡單的給予。這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說到學習,小艾不由得由原先的活潑變得溫柔了起來,“有個二年級的小男孩在開課自我介紹時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口音略重,矮矮的同時又攜著黝黑的皮膚——介紹了兩三遍,我都還沒有完全get到,感覺有點不好意思。后來他告訴我,他的夢想是要當一名解放軍。”
小艾與小伙伴們、學生們的大合影
問及原因,男孩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因為那神圣感,也可能是因為那是保衛國家的榮耀感。“我就告訴他,你要是想當解放軍,你就要多運動,多鍛煉,再長高一點,這樣你就可以離夢想近一點了。”聽小艾說,小男孩家里并不富裕,爸媽都外出務工,只有奶奶和他相依為命。“奶奶的普通話不是很好,那時候去家訪幸好遇上了一位既懂當地方言又會普通話的叔叔,要不然,家訪真不知該如何進行下去。后來奶奶趁我們不注意,把好幾個月的雞蛋全煮給我們吃了。當時抑制不住,覺得心里酸酸的。”
望著感性善良的小艾,真想這世界所有的美好都贈與她。
因為選擇了公益,所以每一秒都覺得珍貴
笑容,有你才溫暖
“沒有過支教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在大學里,每個人都覺得應該多經歷一些事情,這樣才能更好地體驗生活,體驗大學時光。可后來,小男孩跟我說了他的夢想,我開始感覺到他們能敞開心扉和你交談,希望你能給他們的人生做參考,心中就有了儀式感。”小艾說,這是參與生命的不同方式,當他們信賴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有參考價值的答案,做有意義的事情。
夏令營結束了,而支教,才剛剛開始變得肩負責任與夢想,這不再是體驗,不再是想要的另一種生活。“公益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和同伴們一起學習,享受合作的過程,也享受和學生們共同度過的美妙時光。”
公益,小艾在路上,赤腳在路上,愛在路上。(文/曹園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