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望喜博士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林苗苗 實習生 劉洳鑫)如何與兒女相處?怎樣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8月5日下午,“喜讀經典”國學系列講座首堂開講,國學大師韓望喜博士來到深圳羅湖藝展中心,講述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理念,為父母們解答子女教育的問題。講座吸引了不少觀眾,現場座無虛席。
聽國學故事 領教子竅門
講座上,韓望喜博士以經典國學故事穿插引述,帶領現場的朋友一起走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他以《顏氏家訓》中的“王大司馬母魏夫人”的小故事,告訴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是有害而無益的,教育孩子必須要有正確的立場,恰當的方法,首要的是重視孩子早期的品德教育,因為良好的品德是成人的基礎,要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
“教孩子生活的道理,勝過幫他買房買車。”“言傳身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韓望喜博士列舉《世說新語》中王恭、殷仲堪、管寧和謝安等先賢的事例,為現場的家長解答何謂言傳身教。他表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只要父母做正確的事,兒女自會效仿,學習,從而樹立良好的品質。除了講述父母要如何做個好榜樣,韓望喜博士還講述了《二十四孝經》中蘆衣順母等故事,告訴活動現場的小朋友什么是孝道,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活動現場氣氛十分熱烈,韓望喜博士幽默詼諧的語言讓觀眾笑聲連連,掌聲不斷,活動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
8月5日下午,“喜讀經典”國學系列講座首堂開講,國學大師韓望喜博士來到深圳羅湖藝展中心,講述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理念,為父母們解答子女教育的問題。
大師現場釋疑 觀眾獲益良多
講座后半部分是互動環(huán)節(jié),觀眾就自己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向韓望喜博士提問。市民王先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孩子不聽話,調皮的時候到底該不該打?我要怎么樣才能讓他聽話呢?” 韓望喜博士表示,責備孩子的時候,要帶著愛去責備,在批評孩子之前,要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分析孩子的行為背后有什么訴求,是不是父母很久沒有陪伴孩子了?當然,如果孩子有不好的行為,要嚴肅的制止他,和他講道理,這樣孩子才能認識到錯誤,就不會再犯了。
市民陸小姐是韓望喜博士的忠實“粉絲”,她說:“我聽韓望喜博士的電臺節(jié)目好幾年了,這次聽說能與韓博士面對面交流,非常激動,馬上就報名參加活動。博士的講座非常精彩,讓我感受到國學的魅力、教育的重要,我感覺很有收獲。”
觀眾互動環(huán)節(jié)
據了解,深圳藝展中心作為中國時尚家居藝術的引領者、生活美學的傳播者,積極響應深圳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號召,籌備了“喜讀經典”國學系列講座。講座每月一講,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關注藝展中心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講座資訊。
【藝展講堂】“喜讀經典”國學系列講座主題預告:
⑴《顏氏家訓》“教子慕賢”
⑵《孟子》“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⑶《大學》“誠意正心”
⑷《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
⑸《弟子規(guī)》“孝悌忠信”
⑹《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
⑺《荀子》“王霸”
⑻《韓非子》“法安天下”
⑼《墨子》“非無安居,我無安心”
⑽《莊子》“澡雪精神”
⑾《莊子》“養(yǎng)神之道”
⑿《壇經》“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溫馨提示:活動具體時間安排請及時關注藝展中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