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內容:
胡曉清:各位來賓,各位新聞媒體的代表,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也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儀式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將持續40分鐘左右。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嘉賓有: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楊修友同志、我是市經貿信息委副主任胡曉清、市發展改革委服務業處處長賴向群、市科技創新委高新技術產業處處長張月光、市規劃國土委土地利用處處長金良富、市經貿信息委規劃處處長肖祖平;有關區政府負責同志還有常委也參加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為加快建設深圳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2017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其中之一就是規劃建設十大新興產業集聚區,2017年已先行啟動了7個,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新聞發布會,為第二批啟動建設的8個集聚區授牌,議程有四項。
首先我先代表市經貿信息委介紹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情況。根據2017年出臺的《加快深圳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和十大行動計劃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梯次規劃、有序推進”的思路,市經貿信息委2017年先行規劃建設了7新興產業集聚區。
按照市委六屆九次全會和關于規劃建設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工作部署,市經貿信息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創新委、規劃國土委等部門與各區對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的規劃選址進行了認真研究,重點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海洋經濟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與全市“十三五”規劃綱要、戰略性新興發展規劃以及全市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規劃充分銜接的基礎上,選定第二批擬規劃建設的新興產業集聚區上報市政府審議。2018年7月,經市政府同意,正式啟動建設第二批8個新興產業集聚區。
這8個產業集聚區分別是福田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羅湖大梧桐新興產業集聚區、寶安大空港新興產業集聚區、光明石墨烯新興產業集聚區、坪山第三代半導體新興產業集聚區、鹽田河臨港新興產業集聚區、龍華九龍山新興產業集聚區、龍崗寶龍科技城,涵蓋了人工智能、生物與生命健康、石墨烯、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航空航天、海洋、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規劃用地總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到2020年,預計總投資超1800億元,產業規模超千億目標的集聚區有3個(羅湖大梧桐、龍華九龍山、龍崗寶龍科技城),超百億目標的有2個(福田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寶安大空港)。現在介紹幾個集聚區的具體特點:
(一)福田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深方的科技園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與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產業,形成以生物與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為核心,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為細分產業的多元產業發展格局。到2020年預計投入500億元,新興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培育產值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100家,引入和培育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深港企業技術中等創新載體20家。
(二)羅湖大梧桐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用地面積8.9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生物與生命健康產業,規劃建設新興產業總部基地、衛星應用產業園、智慧城市產業園等10個產業園區,創新載體累計達100家,孵化器10個,創客空間20個以上。到2020年預計總投資418億元,新興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產業增加值300億元、新增稅收15億元,高科技企業達500家以上。
(三)寶安大空港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工業用地面積9.5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海洋產業,初步形成航空航天、海洋產業等新興產業集群,形成百億級產業集聚區。到2020年預計投資額500億。
(四)光明石墨烯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用地面積4.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石墨烯研發制造,規劃建設俞大鵬、駱靜利等5個院士工作站,完成石墨烯基水性防腐涂料項目、石墨烯聲學傳感器項目等6個孵化項目,建立和推廣石墨烯材料,制定相關測試標準,建設石墨烯共性技術協同研發平臺,創建廣東省及國家石墨烯制造業創新中心示范基地。到2020年計劃投資50億元。
(五)坪山第三代半導體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總規劃面積5.09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突破關鍵裝備和材料,規模集聚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企業,促進研發生產與應用反饋形成良性循環,打造世界知名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聚區。到2020年預計投資額89億元,新興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49%。
(六)鹽田河臨港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用地面積為4.2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產業。到2020年建成生物與生命健康產業基地和人工智能產業園,預計投資150億元。
(七)龍華九龍山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用地面積9.8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到2020年,建設成為產值超過2000億元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打造以突出產學研為特色,集國際高等教育、研發孵化、總部經濟、生態休閑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示范區,累計投入38億元,其中政府37億元。
(八)龍崗寶龍科技城新興產業集聚區。集聚區規劃用地面積18.03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到2020年,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深圳東部中心的重要產業及科技支撐點,龍崗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的先行區,累計投入100億元。
目前,各區政府正按實施方案要求組織編制每個集聚區具體詳細的規劃建設方案,積極推進集聚區規劃建設工作。以上就是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情況。謝謝大家!
現在為第二批8個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修友副秘書長移步到主席臺。
現在為“福田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授牌,請福田區副區長葉文戈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羅湖大梧桐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羅湖區副區長宋強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寶安大空港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寶安區副區長周學良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龍崗寶龍科技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龍崗區副區長陳廣文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鹽田河臨港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鹽田區委常委、副區長時衛干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龍華九龍山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龍華區委常委、副區長任延輝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光明石墨烯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光明區委常委、副區長王鐵立移步主席臺。
現在為“坪山第三代半導體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請坪山區副區長陳華平移步主席臺。
謝謝修友副秘書長,現在掌聲請修友副秘書長給大家講話。
楊修友: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首先受立新副市長委托,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來賓和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對深圳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給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深圳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前面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戰略任務,也是新時期國家賦予深圳經濟特區的重大歷史使命。為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及市委市政府聚焦國家戰略,于2017年開始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其中包括規劃建設十大未來產業集聚區,并提出爭取到2020年,培育2—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若干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形成我市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實的支撐。
按照規劃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要求,我們于2017年5月10為第一批七個產業集聚區進行了授牌,一年多年集聚區積極推動土地整備和城市更新,大力引進重點項目,取得了好的效果。例如留仙洞集聚區南灣工業區圖土地整備約5.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9.2萬平方米,龍崗阿波羅集聚區無人直升機研制及產業化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工程建設,坪山聚龍山集聚區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可穿戴設備、高性能集成電路等核心技術,引入領軍企業和重大核心項目,被評為地八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市政府重新梳理了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體系,并將未來產業集聚區統一更名為新興產業集聚區。其中,第二批新興產業集聚區主要圍繞人工智能、石墨烯、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物與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重點的領域建設,相關基本情況市經貿信息委已作了介紹,我們剛剛進行了授牌,通過兩批新興產業集聚區的布局建設,將更有利于發揮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產業集聚集約發展的作用。
當前,深圳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精神,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力度,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推動重大項目落地,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全力以赴抓好新興產業集聚區建設,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們多做宣傳報道,共同營造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氛圍,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胡曉清:謝謝修友副秘書長,下面進行最后一個環節,進入自由提問環節,今天新聞發布會時間比較緊,媒體記者提問時盡量簡短一點。
提問:您好,我是深圳商報的記者,想請問一下新興產業集聚區的遴選標準是什么?
胡曉清:現在請市經貿信息委規劃處處長肖祖平先生給大家介紹一下。
肖祖平:謝謝記者,去年我們已經先行規劃7個新興產業集聚區,結合今年的情況,我們經貿信息委會同發改委、科創委等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領域上,主要是重點圍繞剛剛秘書長和胡主任提到的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等等是我們深圳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二,產業空間的保障上,規劃用地還要有一定的空間支撐,要有較大規模的利用空間,或者說通過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的手段來釋放較大規模的產業空間。
第三,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應當要有一定的基礎,比如說有相當競爭力的一些企業代表性的企業入駐或者圍繞龍頭的企業已經形成的產業鏈,就是要有一定的集聚效應。
第四,要與我們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規劃,比如說“十三五”規劃,重點開發區域的規劃,前段時間通過的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空間布局的規劃等,要跟這些規劃相銜接。
主要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所以我們這一次確定了這八個新興產業集聚區。謝謝。
記者:我是文匯報的記者,我看到您提到整理出來的空間,是不是包括河套里面的?另外就是在創新合作方面,能不能說一下具體的,在市政府的規劃,怎么更好地推動科技合作,八個里面突然凸顯深港,其他的不多,在鹽田不知道有沒有深港合作方面的?
肖祖平:剛剛的問題比較長,我也不一定聽得清楚。我先回答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個新興產業集聚區主要包括河套、福田保稅區,我們知道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包括ABC三個片區,現在規劃建設的新興產業集聚區主要是C片區,靠近皇崗口岸、福田口岸區域,和福田保稅區。在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新興產業集聚區里面,產業主要是結合現在市發展改革委、福田區政府正在編制的相關產業規劃和空間布局規劃,主要選擇產業方向是:生物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領域。敘作為是創新特別合作區,所以我們在創新能力的提升方面也是有些考慮的,比如說我們想通過加強制造業的創新中心等相關的載體建設提升它的創新能力,感興趣的媒體朋友應該知道,深圳現在正在積極向國家爭取5G,高性能的醫療器械等等國家級的制造業創新中心,深圳市已經掛牌五家市級制造業的創新中心,在這些載體上我們還是作了一些努力。
第二,我們要會同相關部門,在平臺上也要做一些努力,大家都知道我們去年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有十大行動計劃,其中一個是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這個是經貿信息委在牽頭建設,優先考慮在新興產業集聚區里布局。下來我們還會有一些考慮。
第三,在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方面,我們會推動特別創新合作區域的企業研發機構的建設,市科創委的同志也來了,廣東省搞自主創新示范區,要八大抓手,其中有一個就是研發機構建設,我們的重點是推動在五億元以上的企業設立研發機構,要達到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謝謝。
記者:您好,我想問一下政府部門對于新興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有哪些具體的工作措施?
肖祖平:我們規劃建設新興產業集聚區2020的目標主要是想培育2—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四到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為全市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特別是為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提供堅實支撐。圍繞這個總目標,我們主要是在以下方面,市和區相關部門共同發力推進新興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工作:
第一,就是怎么樣去考慮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的工作。剛才第二個問題也作簡要介,就不重復了。
第二,在重點項目的建設方面,可能也要加大力度,一是在市級的重大項目里面,今天發改的同志也來了,發改部門將優先將相關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到全市年度的重大項目計劃里面和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二是在重點的工業項目方面,我們委也在統籌全市重中之重的重點工作項目,也會把這個納入計劃里面。三是要確保這些項目的落地。我們了解到各區的積極性很強,都在積極推進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此外,我們還想強化一下招商引資的針對性,開展有特色的招商引資和專題招商等,要制訂好招商引資的計劃,這是重點項目建設方面下工夫。
第三,新興產業集聚區還要在產業發展規范上面做工作,一是明確產業發展的定位,現在集聚區結合發展的優勢明確各種發展的主導產業,納入到各個區里面的新興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的實施方案。二是加大力度打造產業集群,2017年底,工信部正在謀劃推動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培育試點工作,深圳是工信部確定為三個試點省市之一,還有是上海和安徽,深圳確定的是新一代信息通訊。接下來我們要以這個為契機,結合我們產業優勢,在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方面要打造一些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秘書長也提到規劃建設新興產業集聚區本身它的主要目標就是打造千億級和百億級的產業集群,這方面我們市區都要努力。
還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有競爭力企業的支撐,在新興產業集聚區培育當中還要重點培育發展一批有創新性的骨干領軍企業和創新型中小型企業,對于目前全市,市委市政府和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高成長性的企業、單項冠軍企業、上市企業,對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等應該都有相關的政策扶持。
第四,在產業空間工作方面支持,主要是加強集聚區內的土地整備、城市更新工作,為我們產業發展提出充分的空間發展保障,比如說要優先將集聚區土地整備納入到年度的土地整備計劃項目里面,也要鼓勵加大舊工業區改造的力度,選取一些連片工業園區作為改造試點,推進工業用地二次開發和集約利用,盤活存量空間資源。這項工作也列入了市政府重點工作,規劃國土委正在牽頭全市舊工業區改造的工作,正在開展調研,爭取盡快出臺相關的工作方案。這是產業空間的支持。
第五,我們認為還要在園區發展的質量上下功夫,主要的目的是打造一些現代高端的產業園區,現在市里面到目前為止規劃建設50多個特色的產業園,我們了解很多區,比如說龍華區在特色產業園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出了很多的政策措施去支持,園區的發展質量要重點關注,深圳很多園區產業業態低端、運營管理還有待提升,我們現在也在準備制定工業園區建設標準指引作為行政指導性的文件,主要是引導各區和引導社會去建設現代高端的產業園區。
最后是集聚區規劃建設離不開資金的保障支撐,比如說在基礎設施投入方面,各區都會有一些安排。我記得去年我們第一次搞新聞發布會的時候,我們在這里也跟鯤鵬投資基金簽了一個協議,主要是鼓勵社會資本要關注集聚區規劃建設、關注園區的優質的項目和企業,提升產業集聚區的競爭力。
上面只是列了主要的工作考慮,集聚區規劃建設以后還有很多相關配套的工作,包括政策的支持,我們想跟市區相關部門共同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謝謝。
胡曉清:下來我們還保持交流暢通的渠道,如果有問題還可以再交流,今天由于時間關系,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