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見圳40·外國人眼中的深圳”系列訪談活動于7月正式啟動,以影像、文字、音頻、書籍等多種形式,專訪科技、金融、醫療、教育、人文等不同領域的40名外國人才代表,講述40年來外國人才見證、參與以及推動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故事。該活動由科學技術部外國專家服務司指導,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外國專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深圳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深圳新聞網承辦,得到了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招商蛇口的特別支持。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簽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
來自波蘭的Karolina Maria Ruminska、捷克的Barbora Sloupova以及印度的Syam M.S.,就是這54.6%中的一員。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專業,他們卻均因深圳而來,因深圳大學而來,因機遇而來。也因此,他們共同參與、見證著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的發展,用不同的視角體驗著中國的變化,訴說著與深圳這座城市的情緣。
與特區相遇,深圳會給努力的人想要的一切
為什么是深圳?在深圳留學的感受如何?他們三人原因各異,各有感觸,然而,相同的卻是對深圳這座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的由衷贊美。
“對于想要努力工作、實現夢想的人來說,深圳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钡谝淮蝸淼缴钲诘腗aria,在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和座座高聳的大樓時,她表示震驚——這真是一個“超大城市”,“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在深圳多待一段時間,我喜歡這里的好天氣、棕櫚樹,還有火鍋,喜歡在淘寶上購物,用微信聊天,我也喜歡和中國朋友用中文交談的時光,深圳成為了我第二個家,我感覺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深圳人’。”
2015年夏天,起初只報了一門漢語言課程的Barbora,后來選擇了漢語言專業,專注于學習商務漢語,因為她想到處走走,了解當地人。Barbora說:“慢慢地,我可以表達自己,能理解周圍人在說什么,這讓我感覺更自在了,也讓我接觸了更多的中國文化,我知道,我將在深圳待的時間會比自己之前計劃的更長了。在深圳這樣一個現代化大都市里,妙趣橫生、美麗卓絕、綠意盎然……我為它的壯麗感到震驚,也為之贊嘆?!?/p>
“深圳是一個年輕人的城市,如果我們努力工作,深圳會給我們想要的一切?!盨yam表示,任何新的想法或創新都可以很容易地在深圳實施。在他的家鄉,人們常用的手機和電子設備大部分都是華為、中興、一加等品牌,而這些品牌的公司總部都在廣東深圳,“因為我是一名研究生,研究工作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決定到深圳來。在深圳,只要一個人愿意勤奮工作,他就能獲得很好的發展機會。我真的非常高興選擇來深圳完成我的學業?!?/p>
適應、改變,讓學習生活更快樂
在學習的同時,Syam也很關注當下的教育形勢,他發現,深圳大學以及深圳的其他高校,乃至全國高校都與國外許多頂尖的大學有合作,“這種合作和機會,對我們這樣的留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在適應食物、天氣方面有困難,但我還好,如果你愿意去適應,你就可以在深圳快樂地生活?!?/p>
對此,Barbora也十分贊同,她認為深圳大學為國際留學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用平臺,不僅教學質量好,老師的專業水平也很高,“除了上課之外,我們還有很多課外活動,深圳大學為我們提供的所有活動,都讓我對中國文化和背景更加感興趣。與此同時,我必須承認,來到這里后,我變得更加關注、關心我的家人了?!?/p>
“這就是我喜歡中國的地方,在中國,你與父母的關系非常重要,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變了我,讓我成為更好的女兒,我現在比以前更關心他們,我喜歡每天和他們聊天,給他們打電話?!?Maria向記者坦言,來深7年,她已經改變了很多,而這些改變都是積極正向的,她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更多的時候,她會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深圳大學非?,F代化,對任何創新或新想法都持開放態度,而且充滿活力。”
“如果你想學習中文,來深圳大學吧?!痹谏钲诹魧W多年的他們,當說到給想來深圳留學的人提提建議,他們侃侃而談, “大家直接收拾好行李就來吧,你會享受在這里度過的每一天,絕對不會后悔?!痹贐arbora看來,深圳實在太大了,可以在最初來到深圳的時候,看看這個城市,熟悉這個城市的文化,找到自己想待的、自己認為最舒適的地方,然后在那里尋找住所、生活。
理想的就學地點,青年人的大本營
從1980年到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等核心理念的推動下,40年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2.7億元增至2019年的2.7萬億元,年均增長20.7%,財政收入從不足1億元增加到9424億元。這些數據的背后是深圳開放包容,鼓勵創新的生動寫照,是這座城市生機勃發、充滿活力的前提保障,也是深圳這座城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關鍵因素。
說到未來發展,把深圳當做第二個家的Maria希望深圳可以修建更多的綠地,她喜歡這里的各種鮮花和不同種類的樹木,這使得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此外,她還呼吁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繼續保護好歷史古跡和建筑,因為這是一座城市歷史的見證。
“這座城市已經變得越來越國際化了,外國人才已經被這座城市的快速發展及其提供的各種機遇所深深吸引。”對于深圳的未來,Barbora非??春茫暗侥壳盀橹梗钲谒龀龅囊幌盗信e措都非常出色,我相信深圳正朝著既定方向堅定前行。而未來,我希望這座城市可以保持現在這樣的綠化環境,因為這樣的環境能夠讓人民生活得更加舒適,現在的深圳、未來的深圳都是一塊神奇之地?!?/p>
在Syam眼中,深圳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為各行各業的人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深圳已成為研發人員、制造商和IT工程師的連接樞紐,最重要的是,這里是最為理想的就學地點?!斑@座城市年輕而又充滿活力,是青年人的大本營。”
深圳前40年的輝煌由一代拓荒者書寫,而深圳的后40年則是年輕人的世界,也是Barbora、Maria、Syam等一眾留學生大展才能的熱土,深圳這座城市歡迎每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的到來。
本期嘉賓:Barbora Sloupova(捷克)
深圳大學留學生。Barbora對學習和社會公益極富熱忱,愛好爬山、游泳和看心理書。曾在北美、亞洲、歐洲的近30個國家旅居和工作,并在深圳大學潛心學習中文四年,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致力于跨文化溝通教育,她希望畢業后能成為向社會貢獻綿薄之力的教育工作者。深圳是她最喜歡的城市,她希望能在這里定居下來,繼續努力往前走,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本期嘉賓:Karolina Maria Ruminska(波蘭)
深圳大學留學生。2017年,Karolina開始在深圳大學攻讀經濟和學習漢語。她曾游歷歐洲多地,原計劃在深圳待一年的她,卻在這里度過了精彩的七年。從做一名地理老師到再度成為學生,她得到了許多人的尊重,也收獲了孩子們滿滿的愛,作為老師,她很有職業成就感,她喜歡一切和地理有關的東西,包括經濟地理和政治地理。
本期嘉賓:Syam M.S.(印度)
深圳大學留學生。Syam是深圳大學博士生,主修信息和通信工程,無線通信是其研究領域,他對在電氣、電子或通信領域的工作充滿熱情。他認為,先進技術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松和舒適,而他對研究和體驗這類技術興趣濃厚。
聲明:該文及視頻為“見圳40·外國人眼中的深圳”組委會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發布。
本期執行團隊:王嬋、曹園芳、田志強、宋志卿